(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時代力量提供。)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關注學甲爐碴案與雲林西螺廢棄物案,發現這類案件,都有共通的廢棄物爭議。她呼籲政府應徹查,彰顯土地正義與公理,不能再讓嫌疑人逍遙法外。(責任編輯:連柏翰)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中)與雲林縣議員廖郁賢(左)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中)與雲林縣議員廖郁賢(左)。圖片來源:時代力量提供

文/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 陳椒華

李佳芬家族非法佔用國有地設置砂石場

去年,時代力量前立法委員黃國昌爆出韓國瑜岳父的家族在雲林西螺違法圈地,自 2000 年起占用超過一公頃的國有土地,直到 2019 年 8 月國產署才取回。

雲林西螺大橋旁有塊新舊堤防包圍的河川地,1999 年蓋起新堤防,2000 年 6 月登記為國有財產,但事實上國產署並未將此地出租。但 1999 年時任立委的韓國瑜濫用國家資源蓋新堤圈地後,其妻李佳芬家族不僅非法占用國有地,還在國有地上設置砂石場。

除了佔用國有地之外,黃國昌委員當時也依據 2001 年的空拍照,提出在航照圖中很清楚的看到裡面存在一堆大洞,大洞中到底回填了什麼東西?要求國產署開挖徹查。我在上任後也十分關注此案,持續追蹤,究竟這塊國有地下到底被埋了甚麼?會不會是污染土壤、地下水的廢棄物?

去年檢測土壤重金屬鉻銅鎳鋅嚴重超標,今年全數合格?

國產署在 2019 年底開挖採樣,發現東南段 1-11 地號 S13 區的土壤重金屬鉻銅鎳鋅嚴重超標,十分異常。(詳附表一)在我持續要求下,國產署在今年 4-6 月進一步調查 S13 區的土壤和地下水,奇怪的是,該區五點位土壤竟是全數合格,但同時有四口簡易井測到地下水鉛鉻超標。為何去年土壤重金屬檢測嚴重超標,今年卻又全數合格?非常不合理(詳附表二)。因此,我在召開記者會揭露此事。

2019/12/23 雲林西螺東南段1-11地號國有地S13土壤重金屬嚴重超標

附表一:2019/12/23 雲林西螺東南段1-11地號國有地S13土壤重金屬嚴重超標。圖片來源:時代力量

2020/5/7 雲林西螺東南段1-11地號國有地S13地下水重金屬嚴重超標。

附表二:2020/5/7 雲林西螺東南段1-11地號國有地S13地下水重金屬嚴重超標。圖片來源:時代力量

由於環保署表示,判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需以標準井檢測地下水重金屬總量為準,我要求國產署設置標準監測井,並找中央和地方環保單位來協助確認設井位置,並再次採取土壤樣本,以確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形。

現場有重金屬污泥塊,國產署將設置標準監測井

為了持續追蹤,我特別在 10 月 29 日舉行現勘,了解表土重金屬污染情形和設置標準井的位置,也請台南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以 XRF 現場快檢,發現 S13 區有二處發現重金屬超高的點位,XRF 檢測銅和鋅甚至高達上萬 ppm,且發現疑含銅污泥的塊狀物,因此預定在該地附近設置一口標準井,另與國產署確認另外三口標準井的設置地點,並現場打樁做記號,國產署會再到現場定位。

廢棄物三大爭議待解

從我在環團開始,就常常追蹤廢棄物相關案件,現在不管是學甲爐碴案、雲林西螺廢棄物案,常常會遇到幾個問題:

一、表土的砂石覆土,可能覆蓋掉其下掩埋的不明廢棄物,而環保單位經常用目視判斷,未進一步開挖鑽探確認填埋情況,導致許多檢舉案遭草草結案,未進一步調查確認廢棄物棄置,更遑論檢測土壤或地下水是否遭到污染。

二、環保署、環保局遇到類似棄置案時,常會用檢測「有害廢棄物」的 TCLP 溶出試驗法去檢測污染物是否為有害廢棄物。 但當廢棄物混合在土壤中,有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之虞時,就不僅僅是有害廢棄物的問題,就算不是有害廢棄物,也可能污染環境,因此我認為應該用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方法-王水消化法來做檢測。如果環保單位還是堅持只採用 TCLP,廢棄物與土壤混和稀釋後,其實真的不太容易超標,也難以判斷廢棄物對於土壤、水質的影響。應有其他檢測方式,同時應跟鄰近土壤背景值比較,看污染增加的情況,而非以未超標就代表沒污染罔顧環境影響,因反而會成為嫌疑人的脫罪之詞。

三、在廢棄物棄置案中,理論上負責清除的應該是污染行為人,但實務上常常無法釐清該區土地遭填埋的時間點和行為人。在雲林西螺案中,我就主張國產署應該要找出汙染行為人,否則國有地遭棄置廢棄物的案件全由國產署編預算清除,等於是用納稅人的公帑為不明違法者的不法行為買單,非常不合理。

無論是學甲案、西螺案或是枋寮案,我都會持續追查下去,要求中央和地方徹查,籲請檢調偵辦,要追查到水落石出並究辦違法者,彰顯土地正義與公理,不能再讓嫌疑人逍遙法外。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時力地方專欄】竹科人太有錢了嗎?大家在排隊買 iphone 時,為何新竹有群人在排隊「看房」

【時力地方專欄】別讓「向山致敬」淪為口號!山難量暴增 2 倍後,政府不得不面對的 4 問題

【時力專欄】高房價是台灣年輕人永遠的痛!不要再說台灣無囤房,用這招打房才最有效

(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時代力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