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ynes95。)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台灣房價真的很高,據股感知識庫報導,台北市住民需要不吃不喝 14 年,才能買到房子。台灣的無殼蝸牛運動已距今 30 多年,房價仍舊節節上升。到底要如何打房才有效?(責任編輯:連柏翰)

王婉諭認為,台灣需打房價,將對年輕人與景氣有益。圖片來源:ynes95
文 / 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 王婉諭
上週四上午我到財政委員會,準備向央行總裁針對居住政策進行質詢。沒想到,當場聽到國民黨費鴻泰委員語帶不屑、否定央行的房價抑制措施,甚至還說,「年輕人非常害怕你們打房」。
這樣的說法讓我非常困惑,高房價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怎麼會「害怕」打房呢?
打房可讓年輕人受益,也能避免景氣衰退
台灣的房價所得比高居全球前十名,沈重的房價壓力讓許多年輕人不敢結婚、更不敢買房。
前幾天,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教授針對高房價問題的金融措施投書媒體,文章中清楚說明:針對穩定房市的總體政策工具,包括降低『以非自住標的為主的投資客』,其第二或第三筆以上的房貸成數,為的就是從融資源頭管控,以抑制持有多戶者,讓年輕人能從中受益。
實際上,除了讓年輕人受益,從整體經濟的環境來看,房價高漲所形成的金融循環高峰,和金融危機的出現往往有高度的重合。也就是說,高房價問題很可能會導致景氣衰退。
陳副總裁的文章中也明確提到:「只要未來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一旦確立,任何政策工具恐皆難以撼動其飆漲的趨勢。」
但,費委員卻說,央行降低房貸成數,會導致首購族的權益受損。這是完全錯誤的說法,根本就是在牽拖年輕人,來為建商等持有多屋者護航!
台灣囤房嚴重,稅制將有效改善
我在質詢時提醒央行,必須要及早展開相關政策,才能有效阻止房價漲勢。總裁回應表示,行政院已經召開多次跨部會的討論,將會隨時啟動,而財政部長也在前幾天提到,他贊成央行執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來因應。
另外,在倡議囤房稅的過程中,常常出現「台灣沒有囤房餘屋的問題,所以囤房稅沒有用」的謬論。但,根據財政部最新的全國家戶總歸戶資料:「佔 7% 的多房家戶,持有了台灣 22%的房子;而佔 62% 的一房家戶,卻只持有台灣 37% 的房子。」完全顯示了囤房問題的嚴重性。
央行楊總裁也贊同我的說法,更進一步表示,囤房和餘屋數這幾年都持續攀升,絕對存在相關的問題。同時,他也在稍早提到,根據央行實證,如新加坡與香港,持有稅的相關措施,比信用管制更有效。
副總裁也在文章中提到,稅制因為可直接對土地與不動產的交易以及持有實施,涵蓋面廣而且力道比較強,可以改善台灣建商因為持有餘屋的成本很低,持續囤房的問題!
高房價的問題,是台灣年輕人永遠的痛,在相關政策的擬定上,我們已經落後太多年。
我要呼籲執政黨,如果真的要正視問題,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全力啟動,儘速通過囤房稅法案,讓買房不再是年輕人無法企及的夢想;我也要呼籲國民黨,別再為了利益向建商靠攏。
過去十幾年的房價飆漲,跟中國國民黨執政時荒腔走板的作為密切相關,馬英九執政八年,更讓年輕人絕望的多次走上街頭。請支持居住正義的實踐,讓過去的教訓不再重演!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時力地方專欄】比「中發票」還難!新竹市生育率全台最高,新手爸媽抽中公托機率卻僅千分之一
【時力地方專欄】桃園市人口成長 4 成,為什麼舊市區還是留不住人?
【時力專欄】假再利用真廢棄?如果爐碴好用,就不會被「錯放」到農地裡
(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ynes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