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看見不一樣的日本》,由 時報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BO》編輯檯好書推薦:《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到博客來找這本書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總對日本有憧憬,美好想像嗎?藉由最了解台灣的日本記者野島剛,從社會脈絡、文化層面深入剖析等 46 個不同的觀點,來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台灣近年來房市熱絡,但薪水卻永遠跟不上房價的上漲速度,讓不少人只能當無殼蝸牛!而你知道,其實高房價背後更隱藏著台灣的「剝削」惡習嗎?(選書編輯:徐子捷)

台灣與日本房地產的比較

日本街頭。圖片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文/野島剛

從房地產思考「剝削」問題

之前在台灣,曾有個廣告的訴求是「 想不想成為日本人的『 房東』?」

似乎引起不小的話題性。仔細想想,現在去日本買個房子租給日本人,確實是一項穩賺不賠的投資。我如果有些資金,也不會在台灣投資,而是選擇在日本置產。並不是因為日本人很會按時付房租,單純是因為日本的房地產較便宜,但是房租較貴。

為了方便,我在台灣租了一間工作室,租金價格很公道。有次,我問了房東房子的售價,著實嚇了一大跳,比我猜想的還要足足多出五倍左右!房子地點位在大安區的文教住宅區,環境不錯,附近也有很多小吃店,離捷運站也近。但是,已經有三十年歷史的單人套房,真的貴得有點驚人。這個價格已經可以在日本的東京都內,買新建的 2 DK(兩間房間,有廚房和飯廳)、雅房了。

「房租便宜,但房價高」,這種失衡狀態是台灣房地產的特徵。最近,台灣社會在流行「剝削」一詞,尤其是被用在勞資關係,常出現在電視新聞和報紙上。可是,當我在思考究竟是誰剝削了台灣人的這個問題時,背後兇手不正是房租與房價失衡造成的嗎?我注意到大家比較沒有關注房地產和剝削之間的關聯性。

本來,房租的租金是由房地產的收益率來決定的。基本上,收益率指的是租金佔年收入的比率,在日本以四至六%左右為標準。五%的話,是二十年後就能賺回本錢。期間,如果價格往上漲的話,當然就更好了。即使價格沒有變動,但是至少二十年之後房子是屬於自己的,也算是一種儲蓄。

可是,感覺上台灣的收益率好像只有一至二%,要賺回本錢得要花上五十至一百年。如此一來,平均收入只有一般的人,根本就不會想要買房投資。

為什麼台灣是這樣子呢?如果把問題單純化,就是部分擁有豐厚資金的人一窩蜂地以投資目的購買房地產,反過來說,沒有豐厚的資金就無法投資。投資人不重視房租,只會期待房價飆升,然後賺大錢。也就是說,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沒錢的人永遠都存不到錢,買不到房子,這個結構正是「剝削」。

在台灣眾所皆知的低薪環境讓許多人叫苦連天,企業的方針是想盡辦法壓低勞工的薪水,也就是所謂的二十二K的問題。另一方面,建案不斷推陳出新,價格連續上漲。雖然說租金比房價相對便宜,可是對收入普通的人來說,可是一點也不便宜。總之,就是企業和財團不把利潤回饋給勞工,而是拚命地投資房地產的關係。

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年輕口譯哥趙怡翔出任駐美代表處的政治組組長一事,他的「空降」和「高薪」被猛烈攻擊,也是因為人民的納稅錢被濫用而造成觀感不佳,引起民眾的被剝削感。但是,實際上想要徹底解決剝削問題的話,那些不把利潤回饋給勞工,一味地炒作房地產的人才是眾矢之的。

但是,這些問題也只能交由台灣人自己去解決了;加上我不是財經專家,沒買過房子,以上分析算是素人的觀察,當作一個參考就好。只是身為日本人,可以給台灣人的建議是,跨海來日本投資房地產也是一個不錯的長期理財方法。日本土地不會漲很多,也不會跌很多,算是很穩定,能靠房租來回收成本。

如果是中國人到處買房產,說不定會引起日本人的不安,甚至出現反對浪潮。可是,如果是交誼深厚,互相感情良好的台灣人,我們也會很安心,希望一起當鄰居,也做我們的好房東。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百萬日本人想台灣了】「台灣失落症」正在日本社會擴散!台灣雞排、「魯肉飯」御飯糰在超商超熱賣

【蔡英文臉書文宣紅到日本】連防災都展現「人情味」!《朝日新聞》專文介紹台灣的防颱策略

日本人到底有多愛「中華料理」?竟出現天津沒有的「天津飯」、台灣沒有的「台灣拉麵」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看見不一樣的日本》,由 時報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