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超越世界紀錄!開價500萬也不賣!他用「超微小作品」讓台灣被看見!〉。首圖來源:擷取自《今周刊》影片。)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一粒米上面可以寫幾個字?
你知道台灣有位破金氏世界紀錄的「毫芒藝術家」嗎?他的作品不只法國文化單位有興趣,更讓俄羅斯收藏家指定拜訪。(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擷取自《今周刊》影片。
文/王君瑭
他,是台灣微型藝術創作的先驅,作品屢屢超越金氏世界紀錄,法國相關單位都搶著收藏,就連俄羅斯的收藏家也來台指名拜訪,但,他唯一的願望是……「讓世界看見台灣」。
一份「神秘工作」開啟他創作之路!台灣毫芒藝術第一人
走進新店半山腰小鎮社區中,很難不注意到沿途紅磚雕裝飾,讓整個社區變得可愛逗趣又極富生命力,這些都出自「毫芒博物館」主人——陳逢顯之手。
走進他的博物館,映入眼簾是一個個塑膠展示盒,裡面有米、昆蟲、針、頭髮…,定睛一看才發現,米粒上畫了現在最紅的陳時中部長和總統蔡英文、蜜蜂翅膀上寫了一首詩、針的洞口中竟坐著整排的熊貓……
1956 年生的陳逢顯,從事毫芒藝術已 40 多年,可以說是台灣毫芒藝術的先驅,但這一切還得從 1981 年他退伍開始說起……。
從小喜歡塗鴉,高中就讀稻江商職美工科,退伍後正好看到中央印製廠招募訊息,100 人僅錄取 4 人的高門檻下,他考進中央印製廠,負責雕刻印製鈔票的鋼版,「小時候有個記憶,老師帶我們去故宮看『多寶格』,很小的橄欖核上,竟雕刻 8 個人 4 扇窗,我當時就非常震驚,沒想到進到中央印製廠工作,這樣夢幻般的藝術,讓我一頭栽了進去!」在中央印製廠的工作,不但讓他練就一手細膩的好工法,更因此踏上研究毫芒藝術之路。

陳逢顯在米粒上不但可以寫字,還可以畫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圖片來源:《今周刊》
破金氏世界紀錄卻不被受理?
年輕時的陳逢顯對自己的作品很有自信,也很勇於挑戰,有一次他在電視上看到報導說,日本有人做出了約 0.6 公分大的雕塑小熊,並登上了世界紀錄,讓陳逢顯覺得十分訝異。
「0.6 公分是世界紀錄,那我有很多 0.07 公分的雕塑作品,差了十倍!這樣能不能算是超越了金氏世界紀錄呢?」
於是他聯繫金氏世界紀錄亞洲認證中心,對方得知後原表示很樂意替陳逢顯送件至英國,代表臺灣挑戰日本此項紀錄。但最後卻得到回信,未提及是否可被登錄、也未說明不能登錄原因,只表示「不可思議,他們認為世界上不可能會有那麼小的作品」,從此就再無下文,讓他既疑惑又傷心。
用藝術超越國界!連俄羅斯專家來台都指名拜會
其實毫芒藝術是『五藝』統稱,微雕、微刻、微書、微畫和微塑,除超越世界紀錄的微型雕塑外,他更將藝術經驗融會貫通,自學開啟迷你書創作之路。
中文版《台灣詩集》、日文版《桃太郎》、英文版《白雪公主》,每一本書,都寫在不到 1 公分大小紙頁上。這些作品很快地引起關注,包括: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國際媒體,都曾報導過陳逢顯的作品。
2007 年台北國際書展上,首次邀請俄羅斯微小書收藏家科斯楚克,帶來珍藏 130 本「微小書」,包括金氏世界紀錄最小書─長寬只有 0.09 公分、俄國文豪契訶夫著作《變色龍》,甚至還帶了一本 0.08 公分超級微小書來台展出。
但就當眾人都沉浸在這微觀世界時,這位俄籍收藏家卻在所有媒體面前詢問,「台灣聽說有位微小書專家,叫做陳逢顯,我希望可以見見他!」原來,他是看到外媒曾經報導過陳逢顯所製作的迷你書《小王子》,在 0.1 公分的紙張上,不但有文字,甚至還有全彩插畫,讓他非常驚豔。
科斯楚克消息一出,媒體紛紛幫忙牽線,兩天後由新聞局處長陪同,來到陳逢顯的博物館。「我知道他帶了 0.08 公分,超越目前世界紀錄的微小書來,所以為了表示歡迎,我特地用兩天兩夜的時間,趕製了一本 0.05 公分的微小書。」
兩位微小書專家一見如故,但當科斯楚克親眼看到了陳逢顯趕製的微小書時,久久無法回神,因為科斯楚克帶來的微小書上,一頁只寫約 4 到 5 個俄文字母,但陳逢顯卻至少寫了 8 個俄文字母,看了許久後,科斯楚克站起來跟所有在場記者說:「微小書權威在臺灣!」
「我曾經聽過有媒體跟我講過,他說台灣不是國家,所以申請金氏世界紀錄上可能會有一點困難。」
陳逢顯說,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他相信藝術可以超越國界,就像後來他不但和俄羅斯的微小書收藏家科斯楚克成為了好朋友,對方更邀他參加俄羅斯第一屆「世界國際書法展」。
「我的作品就在他們的皇宮裡面展示,還受邀上台演講,即時翻譯成七國語言,我開頭第一句就說:『我來自一個很小個國家,叫做台灣。』」
陳逢顯表示,40 多年來他一直潛心創作,200 多件作品不曉得被多少國際媒體報導過,也受邀到世界各國參展,他說「這就是我的方式,儘管金氏世界紀錄不認同,但我還是一樣在台灣默默堅持著這項頂尖的藝術,我希望用作品讓世界看見我、看見台灣!」

陳逢顯用毫芒藝術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圖片來源:《今周刊》
「沒有失敗過,就不會有好的作品」
然而這麼多作品中,陳逢顯最得意的卻不是這本 0.05 公分的世界紀錄,而是他耗費兩年研究才完成的《唐詩三百首》。陳逢顯為了在 0.3 公分厚的鋼板上雕刻,還特意將普通的鋼針磨的比繡花針還要細,然後再將一萬多字的唐詩,逐字逐句的刻在鋼板上。
鋼版書完成後,陳逢顯又挑戰「手工書」,將本就極細的狼毫筆,剪平到只剩「一根狼毫」,沾著油墨一筆一劃書寫,每個字都必須閉氣、凝神,在每頁只有 0.8 公分紙張上、寫出四首唐詩,全書共 300 首、1 萬多個中文字。
為了實現理想,往往要勇於捨棄,陳逢顯說「這本書我研究了兩年,當中失敗了 100 多次,我曾經有要升遷、曾經要考大學,我統統都放棄掉,但我為我的夢開拓了一條寬廣的路,我是覺得非常值得。」
他也鼓勵後輩年輕人「一條路沒有失敗,不一定是好事,沒有失敗過,就不會有好的作品,更不知道成功的甜美。」希望年輕人能不怕失敗,勇敢逐夢。
曾有人想用 500 萬元買陳逢顯幾件作品,他的《小王子》作品,也曾被法國小王子村注意到,希望陳逢顯割愛,由法國來收藏,但都被陳逢顯拒絕了,「我希望我的作品都能留在台灣,希望可以啟發、鼓勵到更多的台灣藝術家,讓他們知道,只要堅持,總有一天努力會被看見!」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這才是屬於台灣人的故事】就是愛幹大事!魏德聖拼群眾募資 45 億,找回「台灣人的根」
【真正的「東方之珠」是台灣】地表上難得一見的高山島!台灣的高寒植物讓英國探險家驚呼連連
【消失百年後在台灣現蹤】你不知道的台灣高山故事!來看讓蘇格蘭老爹瘋狂的植物是什麼?
(本文經合作夥伴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超越世界紀錄!開價500萬也不賣!他用「超微小作品」讓台灣被看見!〉。首圖來源:擷取自《今周刊》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