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編輯檯好書推薦:《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你曾經一度很想了解外國新聞上的經濟學家、和政治人物在爭辯的政策是什麼嗎?不同於台灣政黨的藍綠以統獨為劃分,世界上其它國家的黨派在吵的都是左派與右派。本書用「小島」暗喻美國時政,再用「魚」當作貨幣,解釋幣值、市場、勞工、和政策的關係。

本書作者曾精準預言「金融海嘯」,在當時甚至被譽為傳奇人物,全書邏輯清晰,讓「經濟學門外漢」都能理解箇中道理。

但作者身為主張「小政府」的右派份子,全書也把歐巴馬帶給百姓工作的政策批評的體無完膚,他深信以「干預市場」帶來的勞工機會、與福利,會讓市場失靈。但或許,沒有哪種政策一定才是對的,而是在於這個時空下,這個「小島」,需要參考什麼樣的「經濟學」?(選書編輯:盧亞蘭)

圖片來源:Pixabay

文/ 彼得‧希夫、安德魯‧希夫

參議員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現在他們可以隨意做出任何競選承諾,再也不必維持收支平衡,也不需要提高稅率,來為支出籌錢了。

因此,每年政府都發行數量「超過銀行可兌換魚量」的魚邦儲備券,一旦儲蓄偏低,技師們就施展他們魔法般的技藝,這一切是如此令人興奮!雖然參議員們心中痛苦掙扎,想要控制局面,讓國家回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但他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

一些受政府撥款支持的計劃使所有人都受益:島上的海軍換了大船,讓小鼓島人無法靠近;新的道路系統使交通更加便利

然而,充滿爭議的岩石清潔就業計畫有多大價值就很難說了,島上到底是否需要閃閃發亮的石頭呢?人們的爭論絲毫降低不了那些,因為這項計畫得到工作的人,對該計畫的推崇程度。

到底是誰,「造就」每年上漲的物價?

與此同時,政府新成立的漁業部開始運作,提供很高的工資和良好的福利,很容易就雇到了員工,被雇用的人很喜歡這份穩定的工作,於是很高興地把選票投給了資助他們的參議員。可是,在光鮮的外表下面,真正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由於漁業部的員工缺乏誘因去冒險和創造利潤,所以他們的效率非常很低落。

島上捕獲的真魚的增長率,遠遠低於參議院發行的「魚邦儲備券」的增長率。不久之後,「魚邦儲備券」因為發行量過大,技師們不得不灌水來提高「真魚做成官魚」的轉換率,從 9:10 提高到 4:5,也就是說,官魚比起真魚,從原本只小 10 %變成小了 20 %。後來這個比率仍舊無法維持平衡,轉換率又升到 2:3,最後升到了 1:2 。

官魚越來越小,不久後島民每天只吃一條魚已經無法填飽肚子了,大多數人每天至少要吃兩條魚才行。

因為官魚是島上的貨幣,所有東西的物價都必須相應上漲,才能彌補魚本身損失掉的營養價值,於是通魚膨脹的難題產生了。通常來講生產率提高會促使物價下跌,現在政府引起的「通魚膨脹」卻導致物價上漲。

物價上漲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人們莫衷一是,因此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艾里.葛林芬為此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解釋說:「通魚膨脹是由一種叫作『魚成本推動』的現象引起的。」他說高就業率(部分歸功於政府提供的就業機會)和繁榮的經濟,一起促使對魚的需求增加,推動了物價上漲。

《小島經濟學》插圖,左圖形容通貨膨脹;右圖形容人們薪水縮水。圖片來源:三采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葛林芬指出,現在大多數島民每天吃的魚是父母輩們的 2 倍,這就是經濟繁榮的明證。葛林芬還提醒,如果沒有穩定的「通魚膨脹」提供刺激,人們就會失去食慾,對魚的需求消失,那麼島上的經濟就會收縮。他進一步指出,每年貶值一半的「通魚膨脹」水準是最理想的,「通魚膨脹」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

「說得好,艾里!你都能把死人說活啦!」法蘭基說。沒有人會想到應該指責政府——這個引發通魚膨脹的真凶。

追根究底,是什麼讓企業裁員?真的只是老闆貪財?

有了這種可以任意填寫數字的空白支票,政府會繼續發行更多的鈔票取悅民眾,這樣一來,官魚的尺寸就會越來越小,越來越不值錢,因此工資和物價都必須上漲。儘管某些年因為生產率提高帶來的抵銷作用,人們幾乎注意不到通魚膨脹,但有兩件事是確定的:官魚從未變大,且物價很難再下降!隨著通魚膨脹愈演愈烈,島民們終於注意到他們從銀行取出的魚比他們存入銀行的魚要小,就算有利息的誘惑,人們還是開始減少儲蓄,有些人索性一點也不儲蓄了。相反地,由於物價不斷快速上漲,人們必須加快消費速度,以免損失魚的價值。

快速的「通魚膨脹」的最大受害者是退休人員,在投入工作的那些年裡他們把魚存入銀行,而現在他們每天必須吃兩、三條魚才能果腹;原以為可以讓他們維持生活 20 年的儲蓄,才四、五年就用光了。

「通魚膨脹」抑制儲蓄,銀行儲蓄額隨之降低了,結果可以用來投資有前景的計畫、或資助不景氣企業的存魚便減少了;相對地,企業只好開始削減成本,很多員工因此失業

推薦閱讀

【台灣夾娃娃機的「夾客」都是 8+9?】用 10 元硬幣換下班後的爽,連經濟學專家也瘋狂!

【台灣能學南韓嗎?】文在寅祭出 6% 房屋稅打房,但經濟學告訴你根本不可能成功

【經濟學家打臉柯文哲】三倍振興券的入門經濟學課!10 點告訴你台灣振興券哪裡好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 《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由三采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