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檢調日前獲報有現任、卸任立委集體收賄,介入 SOGO 經營權之爭。對此,北檢在 7 月 31 日時大動作搜索約談前太流公司董座李恆隆及國民黨立委陳超明、廖國棟、無黨籍趙正宇、民進黨蘇震清、前立委陳唐山、徐永明等人。

檢方在 8 月 2 日聲押禁見 10人。不過,經北院審理後,晚間裁定無黨籍立法委員趙正宇新台幣 100 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及住居。

事實上,這並非台灣政治史上首次立委涉集體收賄,但不是每次都定罪,這是為什麼呢?(責任編輯:徐子捷)

台北地檢署偵辦立委涉收賄案聲押禁見10人。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上報》主筆室

立委收賄風暴震驚全國,被告翁華利的律師黃心賢激動地說,此案完全是政治因素,「我們今天舉辦公聽會,也沒有權力要求主管機關做任何事」;「今天如果開公聽會,我給你兩百萬可不可以?這沒有對價關係,我們也沒有要求立法委員、學者透過公聽會影響他們決定。」外界多認為這說法是飾詞狡辯,聽了不禁莞薾,殊不知這問題正是立委收賄案可否定罪的關鍵

立委集體收賄並非首次!但為何難定罪?

立委集體收賄案在台灣並不罕見,例如十多年前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為了推動《口腔健康法》,涉嫌交付數十萬至數百萬元不等的「賄款」給多名立委立委,當時檢方大動作地搜索 20 多個地點,起訴了跨黨派的 8 名立委。而 1996 年到 1998 年間,中藥商全國聯合會為了取得中藥師調劑權,推動修正《藥事法》草案,也被檢舉行賄立委,同樣有 8 名前後任立委因此被提起公訴。

這些案件在當時都震撼全國,喧騰一時,不過最後的走向幾乎完全一致。在中藥商行賄案裡,一審時 8 名立委當中僅兩人有罪,但二審時又改認定 8 人均犯貪汙罪並重判,直到被最高法院發回之後,涉案立委逐一改判無罪,纏訟了 12 年,目前僅剩前立委邱垂真在今年三月的高院更四審判刑 3 年 10 月(可上訴),其他立委都已經無罪定讞。至於牙醫師公會行賄案裡,一審時所有被告皆被判無罪,但二審又遭逆轉,被告分別遭改判 7 年 2 月至 8 年刑期不等,等到高院更一審宣判,6 名立委無罪定讞,直到三年前的高院更二審宣判,就連原本被判刑有罪最後兩名立委也都無罪,等於全數無罪定讞。

立委「收賄」卻難以定罪,關鍵在很難對價。因為立院是合議制,其性質與一般公務機關行使職務有極大落差,別說立委收錢代辦一場公聽會與最後的法案形成能有多少因果關係,即便立委在議場發言,推動(或力阻)某個法案法條的通過,若無法從行賄者交付金錢時間點、金額比例,以及任務交付,有極為明確的因果勾稽,都很難說服法官將收錢的立委定罪。

例如,在牙醫師公會行賄案裡其實共有三、四十名朝野立委拿到錢,但在無罪到有罪的二審判決裡,高院挑出其中「實際推動立法」的八名立委改判有罪。但在立法院的實務裡,「實際推動立法」絕非以公開發言支持(或代辦公聽會)為唯一標準,有時不發言、不反對反而是推進立法最快的手段,這種不諳立法實務的司法判決爭議叢生,高院的判決最後來到最高法院果然全數遭到推翻。

立委「收錢」不見得是問題,收錢做什麼才是關鍵

而根據報載,檢調監聽發現徐永明當初與郭克銘談妥 200 萬元賄款後,徐永明見郭一直沒給錢,竟在電話中催款說:「錢呢?」並以此作為其收賄的證據。但事實上,立委「收錢」不見得是問題,收錢做什麼?能否明確勾稽立委收錢辦事,諸如以預算或黨團決議左右法案進度,才是涉案立委最後定罪的關鍵。

準此,面對再一場的「立委收賄風暴」,外界或可有兩個思考:

第一、無論是《貪污治罪條例》第 4 條第 1 項第 5 款的違背職務行為受賄罪、第 5 條第 1 項第 3 款的職務行為要求賄賂罪,或第六條第一項第五款的非主管事務圖利罪,都要求嚴格對價關係

要遏阻立委動輒以未申報的政治獻金規避上述刑罰重罪,或應另闢蹊徑;諸如,直接修改《政治獻金法》,將未申報的政治獻金以刑罰加以處罰,或者在《貪污治罪條例》裡增訂「不法餽贈罪」或「不法關說罪」,以遏阻民代或公職人員莫名且不正當的金錢流動。

第二、過去 15 年,檢方曾七度搜索立法院,儘管後來都曾獲得國會議長的許可,但對照在 2006 年,美國國會發生建國兩百多年來第一次遭到聯邦調查局搜索,引來共和、民主兩黨議員共同聯名抗議聯邦調查局違背了憲法的三權分立的案例,台灣國會被搜索頻率實在太高。尤其被搜索者最後若又無罪,或僅個別立委以兩三年的徒刑定罪,這其中當有辦案與搜索手段比例失當,以及侵犯憲法權力分立的質疑,主事者應負起相當的政治責任。

台灣的國會議員形象不佳,社會各界多以「不畏強權」、「打老虎」的態度正面看待檢方搜索立法院的行為。但這其中不但有法制闕漏的困境,也存在侵犯權力分立的問題,各界在為檢方行動擊節叫好之際,必須嚴肅以對。

推薦閱讀

立法院帶頭違法?秘書長林錫山涉採購收賄遭搜查,藍綠立委質疑政治動機

【潘翰聲專欄】揭開遠雄橫行無阻的真相:遇到問題就「用錢解決」

【判案看藍綠,要法條幹啥】案情疑點重重,法官立場藍到發光,罹癌郭瑤琪能否等到沉冤昭雪?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社評:立委收賄哪有這麼容易定罪。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社評:想當網紅 就別當國會議長
社評:國家媒體與公共媒體的距離
社評:「不是李登輝的李登輝」完成台灣民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