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氫氟酸是光電、半導體業蝕刻及清洗製程的常用溶液,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及劇毒,被此類溶液噴濺到,傷重足以致死。但在台灣,第一線接觸的工人對於要怎麼處理這類工安意外,其實沒有完備的知識,這恐導致他們暴露在極度危險的環境裡。

而工人被氫氟酸潑濺,是純屬工安意外,還是代表著工廠的管理出了疏失?此將有賴公部門更嚴格的監督。(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piqsels

文 / 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 邱顯智

看到南科員工進行晶片蝕刻,被氫氟酸混合溶液噴濺的意外新聞,讓我想起前一陣子,六氟靈差一點面臨被法國廠商斷貨的危機。

大家應該還記得,一年前,竹南科學園區也發生一起菲律賓籍移工德希莉被氫氟酸噴濺導致死亡的案例。

氫氟酸具強腐蝕性,誤觸恐致死

我在受法律扶助基金會指派協助德希莉案訴訟過程中,得知氫氟酸有非常強的腐蝕性,剛接觸時不會感覺疼痛,但等到氫氟酸與骨骼中的鈣反應時,已經造成器官與神經系統的嚴重損害,幾乎只能用截肢來處理。因此,氫氟酸又稱為化骨水。

德希莉才二十多歲,還有大好人生,在透過視訊連線她菲律賓的爸爸媽媽時,看到他們痛哭失聲的表情,令人說不出的難過。

50 到 60年前,大家對於氫氟酸的急救措施,都是用大量清水沖洗,但因為氫氟酸的毒性是來自氟離子,水並不足以清除氟離子(就像水不能洗乾淨手上的油漬一樣)。

40 年前,法國人發明六氟靈物質,讓氫氟酸還在體表時,利用六氟靈可以同時抓住 3個氫離子與 6 個氟離子的特性,有效控制毒性於體外,同時讓部分滲入真皮的氫和氟離子有拔出的作用。現在,消防隊的救護員都知道要用六氟靈來對被氫氟酸噴濺的人進行急救。

六氟靈若斷貨,將無法急救氫氟酸所造成的傷害

然而,因為歐洲新醫療器材法於 2020 年 5 月份開始實行,代理商必須取得醫療器材登記許可才能繼續進口。但衛福部食藥署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無法判定六氟靈為醫材。 

眼看六氟靈即將斷貨,成千上萬個使用氫氟酸工作現場的台灣勞工,將要暴露在極度危險而沒有急救器材的狀況下工作,我立即指示幕僚,務必要解決困難,保障第一線勞工的職業安全。 

經過多次協商,食藥署終於在上個月判准六氟靈為醫材,也解決了這次斷貨危機。 

去年德希莉在發生氫氟酸噴濺當時,沒有人知道應該怎麼處理。錯誤的急救方式,導致原可避免的死亡悲劇。

這次南科的意外,還是顯示第一線工廠仍然存在急救知識的不足,接下來我一定會持續要求勞動部職安署,務必嚴格督察工廠,建立氫氟酸噴濺的急救 SOP 並廣為佈達,避免再有下一個無辜的生命,遭到化骨水的蝕骨奪命。 

急救小常識

1.碰到氫氟酸小面積的噴濺可先沖水再用葡萄糖酸鈣處理,但大面積的噴濺則需要用六氟靈沖洗。 

2.沖水可能讓氫氟酸滲入及氫氟酸腐蝕面積擴大(台北榮總毒物中心毒理數據顯示,任何濃度的氫氟酸,只要達到體表面積的 5%,約半個手臂,就有可能導致低血鈣),用等張壓的生理食鹽水及高滲壓的六氟靈才能避免此將氫氟酸「洗入」體內的風險。 

3.爭取黃金處理時間,一旦氫氟酸完全滲入身體組織或骨骼,醫生只能以支持療法或外科處理(如清創及截肢等)。

氫氟酸濺身的現場緊急除汙處置(草案)圖片來源:時代力量提供。

推薦閱讀

【時力專欄】跨越五大政權、紀錄在台漢人移民史!南山公墓未來何去何從?

【時力專欄】被 YouTube「黃標」你還敢不敢談政治?時力攜手網紅把話說出來!

【時力專欄】傷人高中生在校被嘲「沒雞雞」,王婉諭籲性平教育不能等

(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piqs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