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使得人們不敢擅自換工作;但是日前主計總處公布,台灣今年畢業季 6 月的失業率竟創下 29 年來記錄,首次下降,令人驚訝。是什麼原因讓失業率下降?難道疫情使得工作難找只是傳說?(責任編輯:連柏翰)

台灣 29 年來首次 6 月份失業率下降

台灣 29 年來首次 6 月份失業率下降。圖片來源:中央社

畢業季來臨,許多應屆畢業生開始尋職,照理來說會推升失業率,沒想到主計總處今天公布 6 月失業率為 3.96%,較上月下降 0.11 個百分點,6 月失業率不升反降的狀況相當罕見,也是 29 年以來首見。

疫情好轉,就業市場回溫

往年 6 月至 8 月,因畢業季來臨,應屆畢業生投入尋職行列,都會推升失業率走高,屬於季節性因素,直到 9 月,失業率才逐步回穩。

今年 6 月失業率下降,是 1992 年以來,首次發生 6 月失業率下降;失業人數月減 1.3 萬人,也是疫情爆發以來首度減少。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直言,背後有三大原因,國內疫情持續好轉,就業市場回溫是一大關鍵。

陳惠欣說明,今年 1 月下旬疫情爆發後,就業市場很快地受到衝擊,2 月到 5 月就業人數共減少 7.4 萬人,失業增幅也相當顯著,因此隨著疫情控制得宜,國內經濟復甦,就業市場改善相當明顯。

換工作意願降低、畢業生怯於找工作

另外兩個原因,陳惠欣指出,可以從 6 月失業人數中,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減少 5000 人、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 6000 人這兩個數字看出端倪。

陳惠欣表示,景氣不好時,許多人心態趨於保守,轉換工作意願降低,換言之,不會輕易讓自己落入「失業」狀態。

陳惠欣也發現,畢業生似乎有怯於找工作的現象,可能因為景氣不好,投入職場意願沒有以前高,失業人數自然也跟著減少;近 5 年 6 月初次尋職失業者月增量多在 8000 人至 1.1 萬人之間,今年 6 月明顯偏少。

陳惠欣提醒,6 月失業率不升反降,但從絕對值來看,失業率 3.96% 還是比去年同月上升 0.23 個百分點,而且是近 7 年同月最高,「這個狀況還是比較不好」。

至於 7、8 月失業率變化,陳惠欣認為,國內經濟復甦有助於讓失業率不再快速走高,但後續會有更多畢業生、暑期工讀生投入尋職行列,往上和往下的力道都有,失業率走勢還很難說。

主計總處彙整資料後指出,6 月主要國家失業率多呈下降,但失業情勢仍較疫情爆發前嚴峻,加拿大 6 月失業率為 12.3%,美國 11.1%,南韓 4.3%,台灣季節調整後失業率則為 3.97%,月減 0.19 個百分點。

推薦閱讀

【手無寸鐵的人也是人】美國失業、確診數字頻創新高,紐約人怒吼:別再庇護億萬富翁!

【地攤經濟:一場政治秀】六億人月賺一千元是真的!究竟擺地攤救失業問題出在哪?

【升上店長,薪水卻變少】他對客人用心、工作超量,最後卻淪落成超慘失業族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畢業季3關鍵 6月失業率不升反降29年首見〉。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