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日前印度交通部長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宣布,將不准中國企業參與國內的高速公路建設,此令一出,有人拍手叫好,認為長期而言,過度依賴中國原物料及市場,對印度並不是好事,所以應該要限制中資投資的比重或直接禁止。
但也有人抱持悲觀態度,印度人口基數大所帶來的人口紅利和市場固然有龐大的經濟潛力,但其實印度非常仰賴中國貨品的進口,2019 年就進口了 700 億美元的中國貨,印度會不會抵制中國反而害到自己?拒中資可能真的「喊喊容易,做起來難。」(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Martin Abegglen flickr
印度與中國因邊界衝突升溫,印度國內嗆中分貝加劇並發起抵制中國貨;但是,中國商品仍是印度最大進口來源,經濟成長靠中國將使抵制中國貨「喊喊容易,做起來難」。
對中貿易依賴深,印度難全面禁中國貨
印中兩國軍隊上月中旬在加萬谷(Galwan Valley)的邊界衝突雙方都傳死傷,之後印度國內全面抵制中國聲浪高張。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政府本週下令禁用 59 款中國的 App 應用程式,向中國採購的貨品被擋在印度港口,各有關單位也打算加徵更高關稅與更嚴格的品管。
但印中貿易關係深厚,印度想減少對中國的倚賴恐不易。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國關教授潘特(Harsh Pant)說:「對進口中國貨施加全面禁令根本行不通,只會弄巧成拙。」
美國財經媒體報導,雖然美國兩年前擠下中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但印度進口貨品來自中國仍最多,2019 年印度進口將近 700 億美元的中國貨品,種類從電子產品、關鍵製藥原料到工業機具等包羅萬象,印度對中國貿易逆差 500 億美元,遠高於印度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雙邊逆差。
中資深入印度人民日常,外送、叫車無一不包
印度訂下 2025 年以前年度出口額要翻 2 倍達 1 兆美元的目標,與中國的貿易勢必成為能否達標的關鍵因素。
中國是印度出口貨最大的三個買主之一,去年印度開往國外的貨運有 5.6 %是到中國,主要出口品項包括珠寶飾品、農產、紡織與石化產品。總部設於新加坡的星展集團控股公司(DBS Group Holdings Ltd.)經濟學家拉奧(Radhika Rao)指出,這些出口品延宕不利商家賺錢。
印度對中國的倚靠也不只貿易。中國企業的投資已深入印度消費者的日常,像食品外送、叫車 App、電商平台與數位支付等。在 13 億人口的印度市場,中國的阿里巴巴與騰訊都在支持印度的新創公司以求獲利。雖然中國過去 20 年在印度的外資裡仍不比其他主要經濟體,但近年來自中國大陸或香港的外資都呈穩定增長。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報導,印度的運動市場,中國進口貨也呈快速成長。印度體育部資料顯示, 5 年間的成長超過 80%,從 2014-15 年的 59.4 億盧比(約新台幣 23.1 億)到 2018-19 年的 107.5 億盧比(約新台幣 41.7 億)。
從事板球頭盔、球拍等用品出口的業者納格帕(Virender Nagpal)說:「即便有禁止中國進口貨的計畫,也不會明天就生效。我們需先發展相同基礎設備,才能達到取代中國貨的質與量…中國今天在質與量方面都有優勢。」
按納格帕的說法,中國在羽球、網球與健身器材上極具優勢,連籃球與足球都開始從中國進口,「不光是原料,連成品都在進口」。
中國商品在印度的影響力愈大,中國企業就愈發拿體育來打廣告。
像風靡印度的板球,中國的維沃移動通信(Vivo)就砸 5 年 219.9 億盧比(約新台幣 85.3 億)當印度超級板球聯賽(IPL)贊助商。印度板球管理委員會(BCCI)當時表示,這較先前的贊助合約大漲 554 %。
推薦閱讀
【就你中國不准進來】窮也要窮得有國格!印度擁抱外資,死不讓「中企」來蓋公路
【習近平的打印度陰謀】中國一步步吃掉印度邊境,丟石頭、狼牙棒是為「收復領土」鋪路?
【你也用了不安全中國軟體嗎】印度禁 59 種中國通訊、手遊 APP,當地媒體嗆:現在知道了吧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底層故事:“我們還是擺個小攤子吧” 〉。首圖來源:Martin Abegglen flickr,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