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D 2020 全球競爭力報告出爐,台灣拿下第 11 名。圖片:wiki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16 號公布 2020 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遠甩中國,超越澳洲、南韓、中國、日本等國家。
根據 IMD 最新公布世界競爭力報告,在全球 63 個國家與地區中,2020 年世界競爭力前 5 強分別為新加坡、丹麥、瑞士、荷蘭與香港,美國排第 10 名,而台灣排名大幅上升 5 名,緊追美國之後,拿下第 11 名,創下 2016 年來最高紀錄。
IMD 報告台灣評比進步 3 項目,「經濟表現」稍退步
IMD 評比分為 4 大類:「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台灣今年在這 4 大項中,全球排名分別為第 17、第 9、第 12 及第 15 名。
台灣踏入前十名的「政府效能」項目,包括「財政情勢」、「租稅政策」、「體制架構」、「經商法規」、「社會架構」等;其中最後一項「社會架構」中,台灣的表現為所得分配與性別平等項目持續優異,社會凝聚力增強,政治不穩定風險降低。
IMD 主任:小型經濟體對抗疫情展現競爭力
據中央社報導,IMD 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布里斯(Arturo Bris)表示,從全球排名前 5 名國家看來,顯示出小型經濟體在對抗疫情下展現競爭力,其中「容易凝聚社會共識」可能是部分原因。
另外台灣今年唯一排名下降的「經濟表現」,由去年的 15 名下降到 17 名,原因是「就業」和「價格」皆退步,前者主要因為失業率排名下滑,後者則主要因為城市辦公室租金排名大幅下跌。
不過「經濟表現」中的「國內經濟」項目排名則有進步,因為實質 GDP 和人均 GDP 成長排名提升;且「國際投資」排名也進步,因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佔 GDP 比率、外人證券投資等排名提升。
經濟表現強勢,但網友無感
IMD 在報告中表示,台灣得益於強勢的經濟表現、國際貿易與投資及商業法規微幅改善,此外,管理方法和科技的出色表現,提升了勞動力及生產力。
據工商時報報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在疫情衝擊下,台灣經濟成長重回亞洲 4 小龍第一名,相信明年評比台灣仍有提升的動力。
即便台灣名列前茅,但網友對於此份報告意見並非一片看好,許多人針對經濟表現紛紛提出是因為薪資過低造成的競爭力:「聽說台灣企業的競爭力一部分來自低廉的薪資」、「薪水越低,競爭力越強」、「就是因為薪資低,台灣才有競爭力啊!」看來即便人這份報告中,台灣人均 GDP 成長排名提升,但是對一般民眾來說,還有許多改善空間。
推薦閱讀
【地攤經濟:一場政治秀】六億人月賺一千元是真的!究竟擺地攤救失業問題出在哪?
【多少錢才能請來國際大廠】經濟部 7 年 100 億招科技廠商來台,網酸:你的高科技好廉價
【華為對抗美國手法:來台灣挖角】半導體業第三波人才出走潮引爆?中共目的在斬斷台灣經濟命脈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