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資訊戰專家沈伯洋曾對不夠嚴謹的「中資來台規範」警告政府,若法律制度上的不作為,恐讓中資輕易透過政府標案買下台灣的公司,中國再從中拿取資料,優化對台灣的分析,進一步瓦解敵人。

而大同集團下的華映科技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成立了48年的華映,曾是全球前三大製造映像管的重要廠商,但隨著映像管電視被 LCD 顯示器取代,營運狀況一路滑下坡,2019年宣布破產。然現在華映卻被前立委黃國昌踢爆將成為中國國有控股公司。

面對中資,台灣應該關注的不應只圍繞在大同公司案上,而可以大同案為關注點,思考台灣公司如何提高對中資的警覺性,這不僅攸關公司股東、勞工利益,投射的更是臺灣整體經濟發展的未來。(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wikipedia

大同公司市場派獨董參選人、前立委黃國昌今天在臉書指出,大同集團投資的華映科技即將成為中國國有控股公司;大同公司則回應,華映科技投資案增加華映現金流量,也讓華映在虧損中償還銀行借款約新台幣759億元。

中國華映年年獲利 10%,台灣華映卻虧損至破產

黃國昌在臉書表示,資本額超過新台幣600億元的台灣華映,去年正式向法院聲請破產,超過5000名員工全部遭到資遣。

他強調,去年曾數度在立法院質詢華映破產的事,砲轟大同高層竟然以台灣華映股東與勞工權益為代價,保證中國華映科技「每年獲利10%」,導致在中國深交所上市的「華映科技」年年賺錢,台灣華映卻蒙受巨額虧損,典型的「錢進中國、債留台灣」。

黃國昌指出,台灣華映被搞垮後,原本持有中國華映科技的股票,也在中國網站被拍賣。中國華映科技前天在深圳交易所發出重訊,揭露第2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將透過「以股抵債」,吃下台灣華映對中國華映科技的持股,成為中國華映科技的第一大股東。

黃國昌表示,「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是中共國資企業,因此中國華映科技即將成為中國國有控股公司。華映科技的大股東除了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另一個大股東「莆田市國有資產公司」也是中共國資企業。

中資等台企被掏空再進駐,逐步外白內紅變中企

大同回應表示,中華映管已分別於108年3月15及25日發布重訊說明,其中有關98年華映收購閩閩東公司(現更名為華映科技集團)股權效益,分別包括股東權益共增加約新台幣250億元,現金流量共增加約267億元,於95年至107年間償還台灣各銀行借款約759億元。

大同強調,因上述股權收購效益,在華映虧損下,還有能力償還台灣銀行借款,而部分償債資金來自以持有華映科技集團股票質押借款;但於107年因中國大陸股災,華映科技集團股價下滑,以華映科技集團股票質借的金融機構要求華映補倉,致使華映資金用於補倉,而不足償付對華映科技集團貨款。

因此,當華映科技集團要求華映立即償還所有貨款時,華映因無力償還而於107年底申請重整。

黃國昌認為,台灣華映投資中國華映科技根本就是掏空台灣的連環套,華映將轉投資中國華映科技逐步變成中國國企的第一步,是2009年利用台灣投資大眾的錢,在中國成立華映科技;第二步是公司成立後數年,保證中國華映科技獲利10%,台灣華映卻年年蒙受鉅額虧損。

他說,第三步發生在2018年,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向台灣華映討債,這讓台灣華映開始走向破產之路;第四步則是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宣布將吃下台灣華映原有的持股,進一步將中國華映科技變成「中國國有控股公司」。

圖片來源:取自黃國昌臉書

大同指出,對於錯誤且不實媒體報導,華映過去已正式予以澄清,就黃國昌臉書內容所述也曾分別於先前重訊中說明。

大同表示,黃國昌發言應參考華映已公告重訊說明,而非僅片面以市場派或媒體不經查證錯誤報導及個人臆測,做為攻擊大同集團的不實材料,黃國昌今天如此舉措,顯已不具獨立客觀立場。

推薦閱讀

【Dcard 、臉書恐變統戰溫床】中共 1 天內帶走你我個資沒在開玩笑,專家籲修法阻中資滲透分化台灣

【網:錢都賺進中國人口袋】台灣人瘋手遊,三個月貢獻 151 億元!但前十名遊戲商有 8 個是「中資」

【台友邦吐瓦魯狠拒 123 億中資】不因人民幣犧牲 40 年友誼!吐國將在太平洋組「挺台組織」抗中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黃國昌:大同集團華映科技將成中國國企 〉。首圖來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