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睽違近 10年,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 5月 30日發射獵鷹 9 號火箭,歷經 19個小時,成功將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
事實上 SpaceX 和 NASA 合作並不是新聞,但私人企業打造的太空船把「人」送上太空可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民間企業的參與也代表著,原本只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太空旅行」,未來將可能在實際生活中上演。
此外,對美國來說意義同樣重大。不僅不用再依賴俄羅斯的太空船,可以自行在美國本土發射火箭上太空;另一方面也象徵著,透過太空任務的成功,美國將重返榮耀的自信心。(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SpaceX Twitter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順利發射火箭送人到國際太空站(ISS),意味俄羅斯長年壟斷太空旅行的情況告終,俄國不再是唯一有能力將太空人送往ISS的國家。
美SpaceX成功載太空人上國際太空站,俄羅斯不再是唯一
法新社報導,SpaceX昨天發射火箭,今天成功以太空船將太空人送抵ISS,成為首家成功執行載人太空飛行任務的民間企業。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Roscosmos)向美國和SpaceX致賀,但專家表示,SpaceX這次發射火箭成功,對Roscosmos來說應是個警鐘。
SpaceX成功將太空人送到ISS,這是美國2011年終止載人太空梭計畫以來,美國太空人首次利用美國製火箭在美國本土發射升空展開太空飛行任務。
美國2011年終止載人太空梭計畫後,俄羅斯聯合號太空船(Soyuz)便成為唯一負責運載太空人往返ISS的工具,這些太空人會先在俄國首都莫斯科外的星市(Star City)受訓,並學習俄文,而後才會從哈薩克的貝康諾太空發射場(Baikonur)由火箭送上太空。
Falcon 9 launches Crew Dragon on its first flight with @NASA astronauts on board! pic.twitter.com/FUd0SSRKud
— SpaceX (@SpaceX) May 30, 2020
民間企業崛起,俄國航太業失去壟斷權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太空政策專家蘇爾斯-韋爾熱(Isabelle Sourbes-Verger)說:「這類太空飛行提供莫斯科意料之外的機會,能繼續生產Soyuz,並在ISS議題談判上保有重要話語權。」
Roscosmos也藉由運載太空人賺進大筆收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若要在Soyuz取得一個太空船位,就需花費約8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
莫斯科齊爾考夫斯基航太學院(Tsiolkovsky Space Academy)專家艾奧寧(Andrei Ionin)說,若SpaceX開始運載美國太空人,Roscosmos「每年恐損失超過2億美元」。
艾奧寧說,廣義上來說,像SpaceX這樣的對手出現,對俄國航太業來說應是個「警鐘」。俄國航太業的情況比當局聲稱的還要「差很多」。專家表示,SpaceX等民間企業崛起,恐使俄國望塵莫及。
不過,俄羅斯今天對於失去太空旅行壟斷權,做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並說他們計劃今年試射兩枚新火箭,並在明年重啟登月計畫。
推薦閱讀
「太空人跟太空遊客只有一線之隔」一一 美國看準台灣科技實力, NASA 與台 3 計畫助台人上太空
時代力量立委候選人高鈺婷:推動太空產業發展,台灣需要更完善的政策支持
【國際冷知識】我們手機裡 GPS 定位全是美國人買單!從無形「免費」服務看美中暗中角力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SpaceX成功送人上太空站 恐威脅俄羅斯航太業[影] 〉。首圖來源:SpaceX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