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不僅讓病毒發源地中國受到各國的撻罰,更掀起了新一波的國際角力。日前,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中國國安部的直屬智庫警告,疫情爆發後,北京面臨日益升高的敵意,可能使中美關係陷入對抗,最糟的情況恐會爆發雙方的武裝衝突。
此外,夾在美中之間的台灣似乎也逃不了這場角力。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 4日在《中美印象》網站上發表台灣問題的文章,不僅分析了美中台的現況,內容更是讓台灣網友大驚:「腦袋清楚的明白人」、「怎麼突然說實話了」(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wikipedia。
解放軍將領談台灣情勢:文統無望,只能武統
中共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喬良 4 日撰文稱,台灣目前形勢文統無望,只能武統但不可輕率急進,因為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在於先解決中美實力對比;中美未分高下之前,台灣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
喬良4日在《中美印象》(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網站發表題為「台灣問題攸關國運不可輕率急進」的文章。他指出,不可否認,大疫之下,美國手忙腳亂,軍力收縮,的確貌似出現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短暫契機,但仍不宜躁進。
喬良表示,當前中國處於千年復興,機遇難得,將強未強,將成未成之際,此時外部的約束條件很大程度上仍制約中國崛起,何況全球經濟包括中國在內,都還處於美元體系之下。
他說,既然目前是中國千年復興,將成未成之際,收復台灣,是否是當務之急?因為分析眼下台灣情勢,「文統無望,只能武統」,但台灣問題並非陸台兩家的內部事務,美國明擺著要插手其間,而且也有這實力。
喬良指出,特別是當中國經濟和人民幣還未擺脫美元約束,或全球經濟與金融還處在美元體系,中國無論政治與經濟及軍事的任何決策,都不能不考慮這首要的外部約束,既然如此,若現階段硬著頭皮解決,台灣將成為中國沉重的包袱。
他反問:「台海一旦開戰,資金全部撤空,企業全都關門,人員全都失業的孤島,中國得如何面對?2000多萬不認同甚至敵視的人口,用什麼方式管?難道一直軍管下去?這是多大的代價,多高的成本?這代價和成本難道不拖累甚至不拖垮復興大業?」
喬良稱,「台灣問題並非中國復興大業的全部內容,甚至連主要內容都談不上」,因為復興大業的主要內涵是14億人過幸福生活,一切都必須給這個大業讓路,包括台灣問題的解決。
「單單解決台灣問題並不難,難的就是如何解決約束條件」
他說,單單解決台灣問題並不難,難的就是如何解決約束條件,因為不管中國怎麼強調台灣問題屬於內政,但本質上仍是中美問題,所以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如何解決台獨勢力,而是先解決中美實力對比。
喬良表示,因此不正確時間做正確的事也是錯,在中美角力分出高下之前,就算等到猴年馬月也得等,但絕不是乾等,只要不斷提高和增強中國克服外部約束的實力,一旦美國沒法介入,「收復台灣如探囊取物,遇佛殺佛,見僧殺僧,試看誰敢做絆腳石!?」
他說,從網路輿論看,談到台灣問題一堆人張口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下不統,更待何時?」,但在這攸關國運的嚴肅課題面前,一切只憑熱情或熱血就下斷言的說辭,都是輕率甚至輕浮的,「中國只能有冷峻的,清醒的,不容置疑的實力,沒有其他」。
喬良身兼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國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曾與解放軍退休大校王湘穗合著「超限戰」(Unrestricted Warfare)而聲名大噪。
「超限戰」即指「不對稱戰爭」,類似以小搏大的不對稱打擊,未來可能衍生貿易戰、金融戰、新恐怖戰等。因此,超限戰不存在戰場與非戰場的區別,可以是軍事性的,也可以是準軍事或非軍事性的。
《BO》編按:「超限戰」(Unrestricted Warfare)是喬良和王湘穗提出的概念,認為新型態的戰爭模式,並不侷限在傳統的流血戰爭,還可能透過金融、網路、貿易等方式發動攻擊;軍事學上所指的「不對稱戰爭」則是「Asymmetric warfare」,意指以不對稱的兵力擊敗對手,通常會採取「避開敵方優點、善用我方優點」的方式來作戰,與喬良提出的概念略有不同。
喬良與王湘穗起初提出超限戰概念並未引起關注,直到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恐怖攻擊後,這本書的內容才開始被重視,這也是中國近20年來的重要軍事思想之一。
《中美印象》網站 2013 年由美國前總統卡特創辦的非營利組織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設立,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北京大學國際問題學者賈慶國,以及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前主席卡普(Robert Kapp)等。
推薦閱讀
曾說中共武統前「夜店打架會變多」,美專家再揭解放軍攻台的可能「噩夢」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解放軍將領:文統台灣無望 武統不可輕率急進〉。首圖來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