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指出,新冠狀病毒會攻擊全身各處的血管內壁,致使多重器官衰竭。圖片來源:Pixabay

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試圖用沙啞的聲音回答醫護人員的提問,黯沉的皮膚更凸顯了他的虛弱。這是武漢醫生易凡染上武漢肺炎後面臨的情況,在《北京衛視》的新聞畫面中可以看到,這些染病醫護的外貌與過去相差極大,醫生研判之所以全臉發黑,是因為肺炎病毒造成肝功能受損而導致。

武漢醫生易凡染上武漢肺炎後,全臉發黑。圖片來源:擷取自YouTube

新冠病毒攻擊血管內壁,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的最新研究,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就指出,新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除了會引發肺炎,還會攻擊全身各處的血管內壁,嚴重時會致使多重器官衰竭。

台北醫學大學網站提供的醫學資料可以知道,血管內皮細胞扮演著血管管理者的角色,用來維持血管結構以及功能的正常運作。也就是說這種細胞可以穩定血液循環和血管狀態。

而武漢肺炎病毒就是直接感染血管內皮細胞,導致防禦系統受損,最後最小血管的循環就出了問題。

根據《刺胳針》的研究摘要,在臨床病例中可以印證類似的狀況。有一位有高血壓的69歲男性病患,因新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需要靠呼吸器輔助。心臟超音波顯示,他的左心室射出率衰減,發生循環虛脫和腸繫膜缺血的情況,在進行腸道切除手術後順利活下來。而從切除下來的腸道組織就可以發現明顯的內皮發炎

《BO編按》:腸繫膜主要附著在腹腔內壁,因腸繫膜血液供應不足而導致小腸損傷的情形,就稱作腸繫膜缺血,通常會產生腹痛的情況。

不過,對於在新冠肺炎病毒侵襲下,血管呈現不穩定的情況,是不是因內皮細胞受損而導致,目前還未得到證實。

報導,本篇研究的作者之一、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心臟病學部主任瑞許茨卡表示,新冠病毒確實會減緩血液流向身體各處的速度,最終使血液停止循環。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尚未止歇,病毒對於人體的傷害與長期影響目前也還未明朗,不過,就目前已知病患的狀況與研究來看,新冠肺炎病毒對病患的長期影響可能比原本預估更高。對全球政府而言,如何加速防疫與尋找治療與免疫方法,時間的壓力,愈來愈大。

推薦閱讀

【基因序列和愛滋病毒相似】《南華早報》證實:武肺死者體內免疫系統全毀,破壞模式如同 SARS 加上 HIV

【影片:病毒直攻肺泡,大面積讓肺窒息】年輕患者染新冠病毒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張上淳:武肺病毒不尋常】體內已有抗體,呼吸道卻仍有病毒!張教授親解:為何 7 成確診者是輕症卻住院久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Pixabay,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