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北市美國商會在 15 日召開線上記者會,這個台灣最大的國際商業組織,昨日代表著 400 多家外商企業,公布了產業對台灣疫情下的反應,數據多半顯示對台灣有信心。

記者會上,南華早報記者提問,這是否代表台灣的商業活動,相對全世界來說是一大亮點?美商會則表示當然是對前景有信心的,光是台灣人仍能上學就讓人佩服;彭博社記者好奇,從美中貿易開打來,就有投資業者洄游台灣,這一波疫情會不會繼續順水推舟?對此,美商會則表示雖然研究並未觸及中國市場,但他們客觀認為台灣的確有機會再逆勢成長。(責任編輯:盧亞蘭)

美國商會會長金奇偉(左),美國商會執行長傅維廉 (右)。圖片來源:美商會官網

台北市美國商會在 15 日發布「新冠肺炎會員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高達 9 成 5 美商滿意台灣政府防疫表現,但僅 41%對經濟援助措施滿意,超過 6 成預期疫情在今年底結束,帶動未來 18 個月的經濟復甦。

「新冠肺炎會員調查」的調查進行時間為 4 月 6 至 10 日,受訪對象為 404 位商會具備投票權的會員,多數受訪者為公司執行長、與總經理。

美商對台灣政府防疫成績有感,但對經濟援助補助無感

台北市美國商會會長金奇偉表示,台灣政府控制疫情擴散的努力,獲得商會會員高度評價,有 95%受訪會員對政府防疫表現感到「非常滿意」或「滿意」。金奇偉說,「這是我們調查首次有那麼高的滿意度」。不過,有關政府對經濟援助措施,調查顯示僅有 41%受訪會員感到滿意,其中在期望政府改善面向上, 6 成 1 受訪者希望有稅務減免或優惠, 5 成希望對受影響產業提供經濟援助、補貼或貸款。

金奇偉表示,新冠病毒(武漢肺炎)的影響雖然不是長期的,但 7 成 7 的受訪者認為,疫情已經對營運產生負面影響,最嚴重的問題依序為:出差與活動受干擾、產品或服務需求降低與供應鏈受阻。不過,只有 4%會員表示已資遣員工、或開始實施無薪假, 6 成 3 認為即便疫情惡化,也沒有裁員等規畫。在調查回覆中,有 84 %會員公司已經採取遠距辦公等替代方案, 5 成 2 受訪會員表示,這些措施並未嚴重影響生產力。

IMF 預測台灣經濟成長 -4 %,但美商會員仍樂觀

展望未來,金奇偉表示,近 37%受訪者認為疫情將在今年第 3 季( 9 月後)平息,另外有 1/4 的受訪企業預測,疫情將在今年第 4 季結束, 8 成 4 對台灣經濟將在疫情結束後的18個月復甦表達一定程度的信心。

國際貨幣基金(IMF)14 日才發布報告,下調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到負成長 4%。金奇偉表示,會員意見顯示,近 4 成認為台灣今年 GDP 會減少 1.1%到 1.5%, 2 成認為會減少 2 %或 2 %以上,強調還是要看全球經濟的後續走勢。

有媒體詢問疫情對台灣科技業的影響,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傅維廉表示,半導體產業相對穩定,不過部分航空、觀光、飯店業的會員確實正面臨困難時期。

推薦閱讀

【疫情連鎖效應下一步:食物短缺?】員工染疫美禽肉品工廠骨牌式關閉,全球食物鏈面臨巨大挑戰

【撒錢換肺炎,WHO 最大金主跑了】川普暫停金援並啟動調查,參議員提案向中國提出民事賠償

【為什麼最慘的永遠是窮人?】全球經濟倒退 10 年,新冠肺炎導致窮人暴增 5 億,約 8%地球人無以謀生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9成5美商對台防疫滿意 逾6成估疫情年底結束〉。首圖來源:美商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