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編輯檯好書推薦:《用常識治國:右派商人川普的當國智慧》】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川普」到底是怎麼樣的人?美國菁英媒體對川普的形容有狂人、瘋子、民粹、反智、大嘴巴、「白人至上主義者」等,違背華人社會對「領導者是完美聖人」的期待,但川普卻又在諸多政策上對台灣有利,台灣如果不理解川普,就有可能錯過重要的歷史翻轉契機!
> 到博客來找這本書
川普是狂人政治的代表,玩弄民粹政治、口無遮攔、出爾反爾。此外,川普上任後也常挑戰「一個中國」政策,並直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然而,川普看似悖離華人價值觀,但你知道多數美國華人卻是「鋼鐵川粉」嗎?
川普如何激起美國華人的政治熱,為什麼川普需要華裔支持?(責任編輯:謝佩如)

圖片來源:flickr, CC-Licensed
文/余杰
高收入華人狂為川普拉票!川普激發華裔美國人的參政熱情
美國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網站刊發文章說,過去很多華裔美國人是民主黨忠實的擁護者,不過近年來,支持右派(主要指共和黨)、特別是川普的華人數目迅速上升。一個美國政治中前所未有的現象是:川普激發了一群充滿熱情的華裔美國人支持者投入到選戰中。
在亞特蘭大,有一群支持川普的華人,率先集資租用飛機投放支持川普的巨幅廣告。我在訪問亞特蘭大時,特意約這個社團的幾位核心人士會面。他們當中,有經營房地產的商人,有電腦工程師,有律師和會計等專業人士,無一不是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高學位、收入和社會階層較高的第一代移民。他們說,他們對川普的支持,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大選期間,他們在各自社區逐家逐戶地敲門派送競選資料和拉選票。有人甚至將生意和工作暫停一段時間,全身心投入選舉事務,不但做志工,還慷慨捐款。
我不禁感到好奇,為什麼他們如此熱情地支持川普?他們表示,自從歐巴馬執政之後,民主黨的一系列社會政策,讓他們極度憤怒,也產生強烈的危機感,逐漸改變以前對政治的冷漠態度。二○一六年的大選,他們發現川普的政綱跟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宛如自己的「代言人」,很快成為鐵桿「川粉」。
我發現,有五個主要的社會議題,激起華人社群的政治熱情。
5個社會議題激發華人的憤怒與共鳴
第一個是歐巴馬政府實行的福利國家政策。高福利,當然需要高稅收的配合運作;民眾的稅金,被用來養懶人、投機取巧者及非法移民。這跟美國傳統中鼓勵工作和勞動的清教徒精神不符合,也跟華人克勤克儉、自我奮鬥、多勞多得的文化傳統相衝突。
比如,居住在大華府地區的華人瑞貝卡.張(Rebecca Zhang)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她來美國已二十多年,最開始的新移民時期,她支持民主黨;隨著對美國社會、政治的深入了解,轉而支持共和黨,現在是一名堅定的「川粉」。她說:「一開始,民主黨那種大愛思想,給窮人的照顧,非常吸引新移民。但等我慢慢了解清楚以後才知道,這些福利有很多流向懶人。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救急不救窮』,但美國政府採取過度福利的政策,一直是這樣的狀態,懶人會越來越懶,因為可以輕鬆拿到政府的救濟,就沒有鬥志,也不想去工作。」
她認為,移民美國的華人,從小就在「自力更生」的教育裡長大,基本上都想自己去闖一片天地:「我們覺得,不能去助長窮人一直拿政府福利,變成懶人,然後一大群人變成政府的包袱。對於辛勤工作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第二是歐巴馬政府的同性婚姻政策與激進性別政策,甚至縱容自我認定性別(即心理性別),在公立學校強制實行「多元性別」和「男女同廁」政策。
所謂「性別平權教育」進入中小學,美國學校裡是怎麼教的呢?比如,我家兒子在小學三年級時,學校關於家庭的定義是——「家庭是由爸爸、媽媽跟孩子,或媽媽和媽媽跟孩子,或爸爸和爸爸跟孩子組成」。甚至「爸爸」、「媽媽」也成了「敏感詞」,只能用「家長」這一中性稱謂。
在所謂的 LGBT 群體中,最後一類「跨性別者」,意思是表面上是一個性別,但心理認同是另一個性別。歐巴馬的「同廁法案」,就是允許「跨性別者」按自我認同(但無須醫生證明),隨意進入相應性別的廁所、更衣室等空間。他計劃將「同廁法案」推行到全國所有公立學校,拒絕跟從的學校,聯邦政府將停止撥款。此案實施不久,許多學校都發生小女孩被性侵的慘劇(當然,歐巴馬的兩個女兒上私立貴族學校,應該不會遭遇此種危險)。任何一個家中有女兒的家庭,無不憂心忡忡並義憤填膺。
第三個是恐怖襲擊和難民問題。歐巴馬上任八年,共計發出一百萬張專門給穆斯林難民的綠卡。希拉蕊在競選期間承諾,未來將加快難民接收速度,若她當選,第一年將額外接收六萬五千名敘利亞難民。民主黨人口口聲聲說是基於人道主義,但誰都看得出來,他們是為討好穆斯林等族群,吸納其選票。
民主黨並未從「九一一」恐怖襲擊中吸取教訓,對難民大開方便之門。在接受難民的過程中,背景調查只是漫不經心地行禮如儀,漏洞大可吞舟。每次歐洲和美國爆發恐怖襲擊,左派都第一時間出來否認是穆斯林所為。結果,左派每次都被事實打臉,然後下一次又是同情心氾濫。
而且,相當部分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難民、非法移民,長期領取福利,不願工作,更不願意接受美國的文明觀和價值觀。比如,在某些穆斯林集聚區,執行伊斯蘭教法,不接受美國法律的管轄。對比之下,透過合法途徑移居美國、努力工作、嚴格報稅、遵紀守法的華裔族群,怎能不高呼「不公平」和「不安全」?

圖片來源:whitehouse.gov, CC-Licensed
第四是槍枝管制問題。近年來,隨著某些大城市治安惡化,華人只得購買槍枝自衛。我熟悉的一位朋友遇羅文,是文革中因反對「血統論」而遭到中共殺害的思想先驅遇羅克之弟。他中年之後才移居美國,以室內裝修為業,業餘酷愛射擊,先後購買上百支長槍短槍,將地下室改為射擊場,長期練習,百發百中。他感嘆說,如果中國民眾可以像美國民眾那樣享有持槍權,就不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共產黨還敢實行無法無天的暴政嗎?
華人支持美國憲法賦予的持槍權,反對民主黨的控槍政策,跟現實處境直接相關。前幾年,一名非裔歌手 YG 寫了一首名為「遇見劫匪」(Meet the Flockers)的歌曲,歌裡詳細教唆如何到華人居住區入室搶劫,鼓勵針對中國人的犯罪。華人對此反應激烈,透過各種管道向 Youtube 與谷歌投訴,要求撤下這首歌曲。然而 Youtube 與谷歌表示,歌曲創作是言論自由,他們不會撤除。在「政治正確」的氛圍下,任何關於非裔、穆斯林的負面評論都被視為種族歧視,沒有人敢於侵犯他們的「言論自由」,甚至他們針對華人的教唆犯罪都是「言論自由」。
這種情形下,華人只能舉槍自衛。亞特蘭大華裔女店主陳鳳珠槍戰三名入室搶劫的非裔青年的視頻,引起全美華人的震撼。陳鳳珠發現有劫匪入室,報警後,警方接線員拖延兩分多鐘才派遣警力,十分多鐘後警察才趕到現場。幸虧陳氏有槍,持槍自衛,左手拿著手機、右手持槍,對三名歹徒連開數槍,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分兩路逃竄。她一直追到門口,又對逃到街面上的歹徒冷靜地補上一槍。中槍歹徒死在逃跑的路上。如果陳沒有槍,情況不堪設想,很可能會遭劫匪殺害。
此事件後,很多過去談槍色變的華人表示要去買槍,警察是靠不住的,自己手中的槍才靠得住。共和黨擁槍,民主黨禁槍,壁壘分明。希望擁槍自衛的華人,當然投票給共和黨和川普。
第五個是孩子教育議題,下文將詳談。
川普拆穿歐巴馬、希拉蕊的「假種族平等」,華人對抗「左膠掌權的矽谷」
二○一六年美國大選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領頭進行一項多種族的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約百分之二十五的華人支持川普。儘管比例偏低,但參與上述項目的馬里蘭大學亞裔美國人研究系主任珍妮爾.王(Janelle Wong)指出:「我是首次看到有華人這麼熱烈支持一名候選人,譬如是華裔北美川普助選團(CAFT)。……雖然川普支持者並不是華人的大多數,甚至也不占中國移民的大多數,但他們非常有組織力。他們有官方網站,在社交媒體上很活躍,能見度較高。」
如果做區域個案分析,加州的矽谷或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樣板。矽谷歷來崇尚對多元文化包容和共生,強調對女性、少數族裔的特別尊重,甚至上升到「政治正確」的程度。不少科技界領袖,比如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Elliot Zuckerberg)、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LinkedIn 創辦人里德.霍夫曼、網飛(Netflix)公司 CEO 里德.哈斯廷、投資機構 KPCB 創始合夥人約翰.杜爾等,都是希拉蕊的熱情支持者。他們慷慨地向希拉蕊捐出大筆競選經費,也在媒體上現身說法為希拉蕊助選,將希拉蕊描述成大公無私的聖徒。他們卻不知道,正是他們的這些作為,讓他們和希拉蕊一起遭到普通民眾、工薪階層之唾棄。
這些高科技巨頭的立場,表面上看由「政治正確」和「進步價值」所決定,其實背後隱藏著極其幽暗的一面。這些高科技產業的跨國公司,在全球貿易中占據上游位置,將低端生產線轉移到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僅是龐大的市場,中國政府還驅使數以億計的奴隸勞工成為其財富鏈的關鍵部分。他們樂於扮演「世界公民」之角色,對川普提出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雇傭美國工人,使用美國製造」的口號完全無感。他們對中國奴隸勞工的人權漠不關心,至於他們的技術是否幫助中國統治者進化為「數位極權主義」,他們更無動於衷。這些年來,民主黨奉行的自由貿易政策,是他們發財的橋梁,他們怎能不跟民主黨一個鼻孔出氣呢?
有趣的是,與這些老闆們以及矽谷的主流政治立場背道而馳,數以萬計在高科技公司當「碼農」(中國軟體工程師的自我調侃用詞)的矽谷華人,這一次卻旗幟鮮明地站到被美國菁英階層不齒的川普這邊。雖然這些「碼農」早已歸化為美國人,但他們長期以來對美國本土政治興趣缺缺,大多數時候不參加總統選舉以及各種層級選舉的投票。他們只關心如何在經濟上實現美國夢——住上大房子、開上豪車以及讓孩子就讀常春藤名校。
然而,這一次,為了把川普送進白宮,矽谷的華人「碼農」們真刀真槍地用捐款和參加各種造勢活動來表達支持。他們成立「華裔北美川普助選團」等組織,透過各種社交媒體展開眾籌,匯總之後捐贈給川普的競選資金帳戶。以「矽谷華人協會」為代表的矽谷諸多華裔社團不僅支持川普,還曾受邀參加川普在加州聖約瑟舉辦的集會,獲得跟川普面對面交談以及索要親筆簽名的機會。
矽谷華人支持川普,是因為他們發現民主黨的少數族裔政策是徹頭徹尾的謊言,是民主黨吸納非裔和西班牙裔選票的策略。在這個選舉策略中,亞裔特別是華裔是最大的受害者和犧牲者。川普幫助他們揭穿民主黨的謊言,說出他們心中所想卻不敢說出來的事實。
這一事實是:在矽谷這個超級多元化的社會,華人們的經濟收入普遍較高,卻並沒有進入主流階層,沒有獲得足夠的發言權和政治地位,在社會生態鏈中,仍然處於邊緣位置,游離於主流輿論之外。
矽谷的華人們仍然缺乏安全感,在職場上忍受著隱性歧視。在科技公司的行業領袖中,大多數是白人和印度裔,華人的比例明顯偏低,至少比一線從業者中的華人比例要低得多。在亞裔內部,華人的地位遠遠低於印度裔。當然,箇中原因很多,如印度裔的英文水準明顯比華人高,印度裔比較善於交際,印度裔之間也願意互相提攜;而華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詞,且「同族相殘」,勾心鬥角,從不團結。但無論如何,華人對現狀不滿,希望有所改變。
如果民主黨的少數族裔政策是出於真誠而且落到實處,華裔當然雙手贊成。比如,歐巴馬執著於種族平權,在某些政府部門招聘公務員時,要求按族群比例分配名額。那麼,華人有沒有分配到應有的名額呢?
歐巴馬說過一句「名言」——在美國的監獄中,非裔美國人比例太高,有些監獄甚至超過百分之七十,而非裔美國人在總人口中僅占四分之一左右,所以要大大降低監獄中非裔美國人的數量,使之與非裔美國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接近。很難想像這句話竟然出自一名哈佛大學法學博士之口!絕對「政治正確」的左派意識型態,可以讓一個人喪失基本的理性和常識。
不過,如果以同樣的邏輯和原則推而廣之,民主黨為何對矽谷裡對華人遭遇的「職場隱形歧視」視而不見?按照歐巴馬的說法,他難道不應當命令支持他的高科技公司提高華人在管理層的比例,使之與華人員工的比例接近嗎?但是,長期以來,民主黨政府對華人的種種投訴置之不理——他們的種族平權政策是有選擇性的,只針對非裔和西班牙裔,並不包括亞裔(尤其華裔)。用歐威爾在《動物農莊》中的名言來形容就是:「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非裔和西班牙裔比華裔更平等。
如今,川普揭穿民主黨政客歐巴馬、希拉蕊的謊言,也揭穿矽谷、華爾街巨頭們的「政治正確」和「進步價值」背後的骯髒汙穢,華人「碼農」自然大快人心。他們從川普白手起家的經歷中,回想起自己無比艱辛的移民和創業之路。川普因此成了他們移居美國之後第一個拍掌叫好的政治人物。
推薦閱讀
【台灣第一次用戲劇講民主史】AIT 前處長力推《國際橋牌社》!司徒文回憶台灣從海外雜誌「被缺頁」到 7 次民選總統
【網:中國到底什麼是真的】「中國星巴克」瑞幸咖啡作 95 億假帳,用美國人資金請中國人喝「1.8 折」咖啡
【共和黨提案要求中共賠償】川習熱線更像分手電話?美議員:美、中關係回不去了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右派商人川普的當國智慧》,由 八旗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flickr, whitehouse.gov, CC-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