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截至3月20日,全球確診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人數已破24萬、死亡人數超過一萬,多國祭出封城、鎖國等措施。台灣目前確診數雖已破百,但多數皆為境外移入,尚未進入社區傳播階段。
對此,美國三大時事周刊之一《時代雜誌》日前刊登了丹麥前總理投書,他在文中大讚台灣防疫,更開嗆中國,不少網友在文章底下留言,肯定台灣防疫表現,但也有人表示:「這兩週很關鍵」。丹麥前總理到底說些什麼?一起來看。(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wikimedia。
「台灣的參與可以拯救人命」── 丹麥前總理投書《時代雜誌》挺台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前丹麥總理拉斯穆森表示,雖然台灣距離中國很近,但疫情卻遠低於中國,台灣利用大數據、透明、由中央指揮的防疫作為奏效,值得世界各國學習。
時代雜誌(Time)網站18日刊登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撰寫的文章,名為「台灣被拒於全球衛生討論之外。她的參與可拯救人命」(Taiwan Has Been Shut Out of Global Health Discussions. Its Participation Could Have Saved Lives)。拉斯穆森於2001年至2009年擔任丹麥總理。
拉斯穆森指出,台灣2300萬人中有85萬人定居中國,40萬人在中國工作;台灣與中國之間最近距離只有130公里,種種因素理應使台灣遭遇疫情大爆發,但截至18日止,台灣確診人數為100人,中國確診病例已超過8萬。(截至20日,台灣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數累積135例,死亡2例。)
他說這並非偶然,台灣有了2003年抗SARS的經驗,這次在武漢出現疫情時,就做好準備,並迅速採取各樣因應作為,包括辨識病毒、利用大數據防堵。
丹麥前總理對中國開嗆:WHO不是討論地緣政治的地方
拉斯穆森表示,全球衛生社群原本有機會學習台灣的經驗,但近年來由於北京操弄地緣政治,台灣的世界級衛生專家卻被拒於門外。
這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直到2016年為止,台灣都能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但台灣最近已連續3年未能受邀參與。台灣希望派專家參與世衛技術性會議,也常遭到拒絕,去年一場有關流感疫苗的討論就是一個例子。
拉斯穆森指出,台灣已清楚表明希望參與這些會議,也願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台灣能對全球衛生社群提出建言,然而,中國卻將全球衛生扯上地緣政治,「如今我們看到了後果」。
不過,現在開始向台灣學習還不算太晚。他說,台灣結合大數據、透明與中央指揮的防疫作為領先全球。疫情爆發以來的前5週內,台灣採取124項作為,包括發布旅遊警示與禁令、分配口罩資源等。
他寫道,台灣也利用科技,整合全民健保系統與移民署資料庫,掌握民眾14天內的旅遊史,要求曾前往高風險地區的民眾進行自主隔離。另外,也利用手機來追蹤,確保民眾待在家裡。
伴隨這些措施的是政府的高透明度,包括每天舉行記者會說明,利用簡單易懂的訊息向民眾宣傳多洗手、戴口罩等防疫作為奏效。
拉斯穆森表示,也許並非所有台灣的做法都適合直接複製到歐洲國家或美國,但無庸置疑的是,這些作為已成功拯救人命並有助預防普遍的大眾恐慌。
「現在是時候告訴中國,確有地方可以討論地緣政治的,但不是在世界衛生組織。」
推薦閱讀
【網推:一起買起來!證明台灣多澎湃】蘇貞昌逆向操作「4 格漫畫」鼓勵囤貨,縣市長、衛生紙大廠搶蓋民生樓
【確診數多不代表防疫失敗】請跳出防疫競賽的框架!「人口、篩檢費」等 6 因素才是牽動武漢肺炎致死率關鍵
【蔡總統霸氣登南韓週刊封面】韓媒以「封鎖中國,借鏡台灣」為題,列 4 點大讚抗疫指揮官陳時中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防疫奏效 前丹麥總理:值得世界學習 〉。首圖來源:wiki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