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非洲非法盜獵的問題層出不窮,讓原本是自然天堂的肯亞,逐漸淪為野生動物的葬場。
東非肯亞一座自然保護區日前證實,一對白色長頸鹿母子慘遭盜獵者殺害,因此全世界目前僅存一隻「白色長頸鹿」,嚴重打擊當地基因研究、物種保育。
一起來看肯亞動物保育悲歌。(責任編輯:盧亞蘭)

圖片來源:截自「伊夏克比尼—希洛拉保育園區」臉書 。
文/林思怡
全世界唯三的白色長頸鹿母子遭到盜獵者無情殺害,如今只剩一隻。
待在保育園區的長頸鹿,竟雙雙被殺害
肯亞保育組織「伊夏克比尼—希洛拉保育園區」10 日發布的聲明指出,他們發現 2 隻死去的長頸鹿「被獵捕者殺害,僅剩屍骨」。
現在全球僅存的 1 隻白色長頸鹿為雄性,是遭獵殺的母長頸鹿的孩子。
園區經理阿赫梅努爾說,全球保護白色長頸鹿的組織就只有他們一個,園區採取許多重要措施保護如此稀有且獨特的長頸鹿,遭到獵殺這件事情無疑是個重大打擊,同時也為大家要持續為動物保育努力敲響警鐘。
白皮膚紅眼睛,讓獵人一眼就鎖定
《衛報》報導,母長頸鹿最早在 2017 年被發現出現在保育園區,之後產下兩子,最小的在 2018 年 8 月出生。
他們的皮膚之所以會是白色,是因為色素細胞分化有缺陷、或色素細胞受到干擾,稱為白變症,與一般聽到的「白化症」體內無法製造黑色素不同。此外,白變症的生物眼睛仍呈黑色,但白化症者則為紅色。
更早之前,保育團隊 2016 年在「坦尚尼亞塔蘭吉雷國家公園」內,看到一隻有白變症的長頸鹿。由於膚色與一般長頸鹿不同,他們更容易受到捕獵的威脅。
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估計,在過去 30 年,全球長頸鹿數量減少 40% 。
推薦閱讀
【沒錢沒力也請好好認識石虎】看完保育員「3 即時講解」,你也能為僅存的 500 隻石虎盡份力
【跨國報告讚台灣:全球模範生】台灣曾年出口 6 萬穿山甲皮,如何從「獵殺地獄」覺醒變「保育淨土」?
有害的是先來的獼猴,還是後到的人類——獼猴被從保育動物除名的省思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全球僅剩一隻】敲響動物保育警鐘 肯亞罕見白色長頸鹿遭獵捕 〉。首圖來源:截自「伊夏克比尼—希洛拉保育園區」臉書 。)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2010年代破最熱10年紀錄 氣候學者:全球高溫爆表將成常態 【武漢肺炎】湖北全面禁食用野生動物 中華鱉、烏龜、牛蛙仍可食用 【地圖上消失的國家—索馬利蘭】2 萬難民玩命偷渡 UNHCR 砍補助恐斷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