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全台因武漢肺炎掀起口罩搶購潮,政府日前拍板投入 1.8 億、自建 62 條口罩產線,力拚 3 月將日產 400 萬片口罩提升至 1000 萬片,屆時台灣可望成全球口罩製造第二大國。

千萬口罩產線原本要花半年生產,如今只需 3 週建好,經濟部長沈榮津將此歸功於 2 大因素,除了國內兩家最大機械設備供應商在第一時間向德國「搶零件」,再加上幾乎全部機械產業支持,才達成這項不可能任務,網友也為此感動:「台灣人齊心渡難關」。

一同來看台灣口罩邁向這番成就的過程。(責任編輯:黃梅茹)

政府預計台灣口罩 3 月時能日產 1000 萬片,屆時台灣將躍居全球口罩製造第二大國,首圖來源:中央社

台灣口罩產能可望逐漸回穩。經濟部長沈榮津指出,未來每週日產能可增加70萬片,兩週後可望達到460萬片。隨著60台新機具投入生產後,3月上旬產能可達到1000萬片。

口罩實名制今天(6 日)上路,各地健保藥局一早就出現大排長龍購買口罩的情形,顯示國內口罩仍供不應求。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過去預估每天可以產出400萬片口罩,但是這個數字並沒有考慮到封存的機器重新運作需要時間調整,此外,生產線需要投入3班制人力,才有辦法達到這樣的水準。經過經濟部盤點後,本週每天的口罩產量約為320萬片。

不過沈榮津指出,隨著機器調整逐漸完成,而且國軍投入人力支援口罩包裝生產,產能將會持續提升。他說明,本週每天的產能為320萬片,下週將會增加70萬片,到達390萬片。兩週之後,將達到每天460萬片的水準。

至於新設備投入生產的情形,沈榮津說明,目前大概有60台新機器可以投入生產,每一台每天可以增加10萬片的產能,總計可以提升600萬片左右的產能。新設備預計在3月上旬就能投入生產,屆時加上原本的產能,口罩總產能將達到1000萬片。

隨著產能逐漸回升,外界關注口罩徵用與禁止出口的政策是否會調整。沈榮津指出,不少專家學者都提醒,未來兩週是疫情變化的關鍵,疫情指揮中心持續觀察,同時確有針對徵用期間以及口罩出口管制相關議題進一步討論,如果有比較明確的結論,會再對社會大眾報告。

推薦閱讀

【我們要接回來的是同胞,不是病毒】誰才該上撤僑飛機?醫師分析「武漢回台包機第一例確診」帶給台醫療的傷害

【阿拉伯人也能吃到台灣萵苣了】不再只賣鄰國!台灣開發「冷鏈技術」成首航中東「武器」

【一線媒體人員看見的陳時中】聲音啞了、腰都彎了!如果沒人做部長口中「有意義」的事,就得等生命自我凋零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口罩產能逐漸回穩 沈榮津:兩週後日產460萬片〉。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