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人要喝乾淨的水,但農田就不需要嗎?農委會禁止工廠申請排放許可,「直接」排放廢水進灌溉溝渠,但這般作法卻引來新竹市議員廖子齊質疑。廖子齊表示,新竹的工廠改把工業廢水排進側溝、雨溝,如此一來,廢水拐了彎仍流進灌溉渠道,農田水利會反更管不到,新竹市就有農民不忍農田被迫「喝」廢水,只好忍痛廢耕!
官方與民間對水資源管理現狀面臨資訊落差,該如何有效溝通,才能解決新竹當地的農地用水狀況?(責任編輯:黃梅茹)

此為示意圖,首圖來源:Photo from Artem Beliaikin on pexels。
日前參加了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舉辦的「大新竹跨域論壇_水_農安」,很感謝有這麼重要的民間夥伴從兩年前就一直關心大新竹地區水源污染的問題,這場論壇邀請到了經濟部水利署和農委會的官員,一起來和民眾面對面地討論大新竹地區水質和水量的重要議題。
官民透過論壇溝通,減少彼此的資訊落差與不諒解
政府和民間一直存在著資訊上的落差,官員常覺得自己做到流汗卻被民眾嫌到流涎,民眾也時常覺得官員根本不關心人民在乎的事,這場論壇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讓平常坐在辦公室規劃政策的中央部會官員們,能夠來到地方並且站在民眾面前,用民眾能夠理解的語言,說明自己的努力以及碰到的限制,澄清民眾原先的不解。
我對所有出席的官員們表示敬佩及感謝,感謝他們願意面對及解答民眾的疑問。這一年來,我也致力推動讓新竹市的各局處,在平日的政策溝通、重大建設規劃及爭議上,能夠有開放與負責的心態,來和新竹市民說明政府為什麼做這些決定。除了作為市府和民間的橋樑,更重要的是,促使市府朝更好的方向前進。
廢水從側溝混進「灌溉用水」,但卻無法可管
我們也在論壇上報告了時代力量新竹市議會黨團在飲用水與灌溉水的水質改善上持續的努力,也藉著這個機會跟農委會的官員們交換意見和討論,過去我發現事業廢水會透過路邊側溝匯流到區域排水再被下游取為灌溉用水,或是連結排進灌溉渠道內成為灌溉用水,這種「合法」的污染一直是我希望解決的問題,雖然農政單位或水利會一直強調有定期的常態抽驗水質,但是我非常欣賞乾淨水聯盟的夥伴當場說的,大意是這樣:
「檢驗的用意應該是在水源品質本來就是好的前提下,用來監測偶爾出現讓水質異常的狀況,但政府現在的說法變成是水源品質本來就有問題,卻用檢驗的數據要說服民眾相信水是乾淨的,這樣是本末倒置。」
會後我和農委會的長官有交換意見,他理解也承認我們所說的側溝污染問題確實存在,但是過去政府對灌溉水的保護工作其實還缺乏母法及其他相關法制配套,還無法有更高強度的管制和因應,他也希望我們時代力量的立院黨團,未來能夠支持農田水利法及相關子法的修法。
先落腳的農民卻要忍受工業廢水!這是時代力量永遠無法「習慣」的事
農民、農地和水利會常常都是污染事件中最無辜的受害者,明明最早在這片土地上落腳的是他們,後面來到的住宅、工廠和事業,卻要農業配合它們,向它們排放廢污水,甚至要農民跟水利會自力救濟改善水質水源,這是我們時代力量永遠不會「習慣」的事。政府一直在說糧食自給,卻又一直放任污染的發生,而不是想辦法去好好的規劃管理,這些不作為,最後受害的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
我也會將這些在地方自治上,由於中央母法不足、在議會立法層級力有未逮的部分,除了要求市府以行政權率先做出進步的決策,也向我們立院黨團表達中央母法修法的重要,未來無論是立法院的農田水利法修法,還是新竹的灌溉水質改善,都會有我們時代力量為農民和農業發聲。
新竹值得更好,我們一起努力。
推薦閱讀
【時力議員蔡惠婷專欄】為何逼我們喝「水溝水」!源頭竟讓工廠排廢水,台灣人何時才能「喝乾淨水」
【時力議員林于凱專欄】下大雨就流牛奶水!中鋼廢棄物引爆高屏飲水危機,高市府卻放任廠商擺爛
【時力議員林于凱專欄】莫拉克災區農民變「農工」!農民淚訴高雄市府:說好的「產銷班、自耕地」呢?
(本文經原作者 時代力量新竹市市議員廖子齊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改善灌溉水質,永遠算時代力量一份!〉。首圖來源:Photo from Artem Beliaikin on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