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你對愛滋病的刻板印象是什麼?不癒之症、危險族群?
愛滋病主要是透過「血液、體液」傳染(不包含口水),因此感染的病患常被認定喪失幸福的權利,不過現在有一項最新的國外研究出爐,證明愛滋病患也是能擁有伴侶、健康孩子的。(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MACDILL AIR FORCE BASE,CC licensed。
民眾對愛滋的刻板印象該改了。國外大型研究證實,愛滋感染者接受治療且測不到病毒量超過6個月,將無法透過性行為傳染愛滋,國內也有愛滋感染者因此自然懷孕生下健康寶寶。
「愛,一直都在」,是台灣首部改編真實故事的愛滋微電影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今天舉辦記者會,發表台灣首部改編自女性感染者真實故事的愛滋微電影「愛,一直都在」,片中女主角小薇(化名)感染HIV病毒超過10年,看見社會大眾對愛滋的偏見與歧視,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讓外界看見更多愛的樣貌。
10年前,還是學生的小薇因昏倒送醫,反覆不斷地發燒、肺炎,經一連串檢查竟發現感染HIV病毒。小薇回憶,確診當下她整個人不知所措,封閉自己,拒絕所有人的關心,從未想過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男友、家人可以接受嗎」、「別人會怎麼看我」、「我會很快死掉嗎」種種問題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終於她鼓起勇氣把這個秘密告訴閨蜜,換來的卻是逐步的疏離,令她心灰意冷,所幸爸爸、男友始終陪伴在身邊,陪她度過最難熬的時期。
在家人、男友支持下,小薇規律用藥,病毒量早已低到測不到,但後來每當她確認一段感情關係,都會坦承自己是感染者的身分,對方也都願意和小薇一起努力看看,如今她不僅結了婚,也自然受孕生下健康寶寶,先生至今也沒有感染HIV病毒。
測不到就不會傳染!快更新你對愛滋病觀念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表示,愛滋病毒主要有3大傳染途徑,包括體液(精液、前列腺液、陰道分泌物)、血液或母乳傳染,多數患者都是因危險性行為、共用針具、輸入被HIV病毒汙染的血液或是母子垂直感染。
25日的記者會中披露今年8月30日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公布的一份文件顯示,抗病毒藥物、預防性投藥、保險套已是預防愛滋病毒傳染的3大重要策略;國外大型研究也發現,愛滋感染者接受治療、血液中測不到病毒量且穩定長達6個月以上時,能100%預防透過性行為的途徑傳染給他人,也就是「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U=U(undetectable= untransmittable)」。
桃園醫院愛滋病照護中心個管師林媚慧指出,她陪伴愛滋感染者與其親友多年,深深體會接受、認同愛滋感染身分的不易,且早年愛滋藥物副作用極大,有些感染者工作時會無預警腹瀉、拉在褲子上,許多人因此放棄治療。
愛滋藥物不斷推陳出新,低副作用也愈來愈少,隨醫療進步,抗愛滋藥物只需每天一顆,持續服藥控制,就能將體內病毒控制到完全測不到;但愛滋的汙名跟網路錯誤的訊息,還是阻礙了感染者的治療之路。
台灣感染誌協會理事鄭孝忱呼籲,台灣已逐步翻轉愛滋疫情,適切的治療藥物、友善的環境、最新的預防資訊,對愛滋感染者而言至關重要,也希望透過U=U,減低社會對愛滋的恐懼與對感染者的歧視。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Line 好友 !
推薦閱讀
愛滋病新藥,台灣研發的——你從不曉得台灣生技產業其實很強悍吧
【原來幸福真的會放閃】成大最新研究「幸福時大腦會發亮」!與人互動產生的幸福感「高於個人功成名就」
【原來聲音也能捐】不必等腦死就能捐的「聲音」,給了漸凍人開口說話的機會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測不到病毒即無傳染力 愛滋感染者自然懷孕生產[影]〉。首圖來源:MACDILL AIR FORCE BAS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