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灣「高房價低收入」的居住不正義,是年輕人的痛。為了解決此問題,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台北市議員邱威傑、前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等七位發起人共同組成「居住正義改革聯盟」,在10月16日舉行記者會,提出3大訴求,其中一項便是希望透過開徵「囤房稅」來實現「居住正義」。

不過,囤房稅真會是實現「居住正義」的萬靈丹嗎?(責任編輯:徐子捷)

台北市夜景

台北市夜景。圖片來源:pixabay

文/張竹芩(綠黨副秘書長兼發言人)

「囤房稅」真是抑制不動產炒作的萬靈丹嗎?

目前台灣的房價,名列全世界購屋痛苦指數前10名。10月16日時,「居住正義改革聯盟」舉辦成立記者會,訴求修法課徵囤房稅,來改善台灣的房價問題,而後柯文哲市長也跟進表示,應該課徵囤房稅。但,「囤房稅」真的是抑制不動產炒作的萬靈丹嗎?

對投資客來說,把房屋(不動產)作為商品,在交易市場上買賣、獲得利潤是主要目的;而用囤房稅抑制房價的預設,就是透過增加投資客的不動產持有成本,使得投資者的獲利減少,自然釋出空屋、增加市場上的供給,進而降低房價。不過,有錢人想的永遠和我們是不一樣的,因為透過囤房稅增加的成本,屋主可以透過提高租金的方式,將稅金轉移到租客身上。因此,「空餘屋」就算增加(實際數據上來說增加非常少)、也不一定會產生便宜且合理的「可購屋」,反而將成本轉嫁至相對弱勢的租屋族,產生更大的壓迫。

如果時代力量和柯文哲市長一致叫好的囤房稅不可行,那麼到底應該要用何種手段達到居住正義的目的呢?綠黨建議透過「降低非自住屋貸款金額」與「提高非自住屋的貸款利率」,來達到目標,做法如下:

1.自住屋貸款成數由銀行自行決定,從第二間開始,貸款成數每多一間即下修兩成。也就是說,從擁有第二間房子開始,最高貸款只有七成,第三間最高貸款只有五成,以此計算,最低可降到一成。

2.貸款利率從第三房開始,不得低於「五大銀行平均基準利率」,並隨房屋數增加累進計算利率。另外,第三房開始無還款寬限期,初始即計算本利,主要的目的是使不良投資客及開發商無法僅以繳息的方式囤房。

3.異常低利房地抵押融資應向主管機關(金管會)報備,並進行資訊揭露與說明理由。

房價高低與居住正義有關聯,卻並不是「等價關係」

居住正義的核心價值,是讓民眾能夠在適當的地點,取得「生活所需」資源的地方購屋,而房價高低與居住正義雖有關聯,卻不一定存有等價的關係。囤房稅利用提高稅收的方式,只是讓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卻無法真的實現「居住正義」。

因此,綠黨希望藉由破解資金鏈的結構,創造合理的購屋環境。當房貸高於通膨,投資客或開發商便無法使用不動產套利,使投資客和開發商購買意願下降,降低獲利空間,當房子不再是可操作商品,自然可抑制房價上漲,才能夠根本的解決高房價的問題。綠黨呼籲,用錯誤的方法去打房,可能只會帶來更大的不公平。要記得:通往地獄的路,往往都是由善意舖成的。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Line 好友   !

推薦閱讀

【綠黨專欄】藍營袖手旁觀韓國瑜政見被打臉?一場造勢晚會曝韓危機:正被國民黨和「國政顧問團」推向不義

【綠黨專欄】「炒作農地,也炒掉世代正義」──台灣食安隱憂:「工廠長在農地上」讓汙染直接進農作物

【綠黨專欄】連綽號叫「小英」都要改名!中國科技進步帶給人民憂慮:黨說你有罪你就是有罪

(本文經 綠黨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抑制不動產炒作,囤房稅真的可行嗎?〉。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