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在美中兩國博弈之下,台灣不可避免遭受牽連。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紛爭自 2018 年年初持續至今,這一段時間裡,美國的友台態度逐漸明朗化,並通過多項友台法案。但,這就代表美國支持台灣,走向「完全獨立」之路嗎?(責任編輯:黃梅茹)

總統蔡英文(前右)16 日在總統府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左 2),首圖來源:中央社

文/吳嘉隆(AIA Capital 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美中台三邊關係在美中貿易戰之下,已經不一樣了。當美國與中共之間是和解,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有共同對手蘇聯,這個時候台灣的地緣政治地位被壓抑。

可是,當美國與中共之間由和解轉向對抗的時候,美國不但要對中國打貿易戰,而且也要同時恢復台灣的地緣政治地位。

美國除了與中國打貿易戰,還要讓台重返「地緣政治」地位

美國去年三月開始打貿易戰,是 3 月 22 日川普宣布根據301調查,啟動對 500 億美元的中國產品課 25% 的關稅,不過,他在去年 3 月 16 日先簽署了「台灣旅行法」,讓美國與台灣的官員可以互訪,等於進入準官方關係。後來又透過國防授權法案,強化與台灣的軍事關係。最後,在去年 12 月 31 日,川普簽署「亞洲再保障倡議」法案,將台灣納入印太戰略的關鍵位置。現在美國國會還在推動「台北法案」,可看成是「台灣關係法 2.0」。可以看得出來,美國一面對中國打貿易戰,一面打台灣牌,是同時進行。

所以,我才會說,台灣身不由己被捲入大國博弈之中,因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爭霸一定會涉及對台灣的爭奪!

一句話,是地緣政治結構決定了台灣的命運!

台灣完全獨立,並不符合美國對台戰略利益

台灣人要認識到的是,超級霸權的美國希望在不用跟中國攤牌的前提下,能實質控制台灣!所以,美國的策略是維持現狀,讓台灣有事實獨立卻沒有法理獨立,有自己的護照、貨幣與軍隊,這樣的「半獨立狀態」才是控制台灣的最低成本的方式。

這樣的台灣,才會完全依賴美國的保護,反之,一個完全獨立的台灣就不容易讓美國掌握了,可是美國又不能失去台灣,所以那時控制台灣的成本就會變得很高,甚至難以預測。所以,在美國眼中,完全獨立的台灣並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從宏觀角度來看台灣的總統大選,你就會一下子頓悟,原來台灣的大選更多的是受外部因素所影響!外國記者來採訪台灣大選,問的都是兩岸關係的走向。票是台灣人在投,沒錯,但是台灣選民在腦中思考的畫面,卻有美國與中國的元素在裡面!

台灣不團結才符合台灣的利益!因為如果台灣團結了,就要建立共識,那就要選邊站!可是,如果台灣選美國,中國吃不消,如果台灣選中國,美國吃不消,所以台灣沒辦法選邊!所以,台灣內部有親美與親中的代理人戰爭,反而可以維持平衡。所以,台灣內部的藍綠之爭,其實是演給外面的人看的,真的只是茶壺裡的風暴而已。

既然完全統一與完全獨立都不現實,台灣人於是要懂得如何讓大國一直想來爭奪台灣,讓台灣出現微妙的平衡。這,才是台灣人民永遠要做的功課!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Line 好友  !

延伸閱讀

「我們都沒錯,改變的人是柯文哲!」民進黨新系立委吳思瑤作為柯P口中的「國家禍害」,怎麼看今天的柯市長?

【白宮連署台獨,恐傷台美信任】逼美國承認台獨是「為難美國」,5 關鍵告訴你為何不該貿然連署

【台美貿易量創 30 年新高】AIT 官員親口證實「台美熱戀」! 直擊美把台企送進東南亞等 5 件事

【比出訪友邦更重要】蔡總統 12 天行程「1/3 在美國」,台美關係突破關鍵在「過境」

(本文經原作者 吳嘉隆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灣不團結才符合台灣的利益〉。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