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高雄市長韓國瑜為拚總統大選請假三個月,他 16 日在屏東觀光產業座談時提及,南台灣沒有國際機場,並補充:「小港機場過了 12 點就宵禁,明年就是 2020了,什麼年代了?從雲林、嘉義、屏東都還沒有國際大機場,簡直在開玩笑!」他更稱難怪南台灣的生命力放不出來。
對此,關心高雄市政的粉專高雄好過日,就提出「2 大佐證」反駁韓市長!(責任編輯:黃梅茹)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中)16日出席觀光業者座談,稱南部沒有國際機場。首圖來源:中央社。
文/高雄好過日
被尊稱為「韓極混」、「遲刻魔」、「落跑市長」的中國黨韓全職參選人今天在要求蔡英文也要請假荒廢國政之餘,再次強調「南部沒有國際機場」。這句話聽起來非常熟悉,於是我們一查,發現在 5 月 19 日,剛剛好五個月前,韓國瑜也說過一模一樣的「高雄沒有國際機場」言論。
幹了 295 天打工市長,領了兩千多萬補助金,數百萬薪水與特支費,但韓國瑜無知和無恥的程度,仍然不變。
於是,我們再次來幫各位複習,這座台灣最神秘,連已落跑在地政府首長也沒聽過的國際機場 50 年發展史:
佐證一:國際航空站的小港機場,原本差點被拿去種田?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為防範美軍的攻擊,確保交通路線的安全,在各地增建機場,就包含小港機場,並派陸軍第八飛行師團駐防,成為戰爭末期駐臺陸軍最大航空武力。
戰後,中國國民黨佔領台灣,在1946年訂定「保留及裁廢機場處置辦法」,將部分撤廢機場,租給農林部作為試驗農場,或是轉作中國國民黨軍隊屯田用地。對南部發展毫無概念的國民政府,一度將小港列為廢棄機場,所幸後來劃歸空軍訓練基地,不然差點就被軍隊拿去種田了!
1965 年,為了拓展南部空中航運事業,小港機場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接管,成立「高雄航空站」。1966 年,加工出口區開設後,南部貨運與商務需求日增,因此 1969 年 4 月,高雄機場開辦國際貨運業務,又於 7 月改制為「高雄國際航空站」,但到 1972 年,才啟動國際客運首航。
小港機場的國際線發展與航廈新建
1987年,政府實施「開放天空」政策,新航空公司及航線陸續增加,民航事業快速發展,1990年,行政院因應長遠需求,啟動高雄國際機場第二期擴建計畫,至 1997 年完工並啟用國際航廈專用航站。1996-99 年間,小港機場運量超過千萬,但 7 成以上都是國內線,當時北高線真可用「空中巴士」的密集程度來形容。
2007 年之後,隨著高鐵通車,又遇上金融風暴,機場運量於 2009 年掉到 366 萬人次的 20 年來低谷。但隨後在國際航線與觀光人數日增下,小港機場逐漸成為國際線遠大於國內線的機場,2018 年國際旅客運量再創新高,整體旅客量來到 698 萬人,其中國際線 563 萬人,已經接近國際航線設計運量。
佐證二:高雄機場 2035 計畫(航廈 2025 完工)
因此,在蔡英文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和南部發展下,交通部 2017 年 9 月向行政院提報「高雄國際機場 2035 年整體規劃」,並於今年核定 252 億預算由中央全額補助。
根據整建計劃,高雄國際機場每年可服務的國際線旅客容量將提升到 1000 萬人次,國內線航廈將改建為國際與國內線併用的新航廈,新建停機坪、機場聯外公共運輸轉運中心等,預計 2025 年可以完工。
然而,這些最新發展,不但韓極混不知道,在他只有兩頁的「南部國際機場說帖」中隻字未提。目前只能依靠中央積極推動,要得到市府相關配合,恐怕非常困難!韓國瑜的「南部沒有國際機場」要新蓋一個的論點,看來也只是嘴砲,而毫無可行政策!
延伸閱讀
「2014我們挺柯文哲都沒錯,錯的是後來改變的人」一一柯文哲和民進黨分手,到底是誰的錯?
【韓國瑜還是有可能當選】蔡英文領先韓國瑜 24 %,卻因「95%鋼鐵韓粉必投票」出現落選危機
【韓國瑜的鐵票生鏽了】挺韓軍公教「6 成轉支持蔡英文」,韓市長的年輕票只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