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北市日前要求,全市中小學必須設置至少 1 台「智慧自動販賣機」,9 月 30 日前已有 89 所學校建置完畢,這番做法引來外界批評。市長柯文哲不解,表示台北要成為智慧城市,卻不准 AI 進入校園,沒有道理。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則批評,北市府協助廠商蒐集全市中小學生的消費行為、記錄大數據,發展人工智慧商業模式。即便北市府一再強調,AI 販賣機只能讀取學生卡號(使用數位學生證或悠遊卡消費),無個資外洩問題,但本文作者、成大工程研究所教授卻發點出,AI 自動販賣機可能有致命盲點。(責任編輯:黃梅茹)

台北市預計將在北市中小學內,設置至少 1 台智慧自動販賣機,首圖來源:截自台北市教育局。
文/李忠憲(成大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教授)
身為小學生的家長,我最在乎的是含糖飲料和零食再度進入校園的問題,糖對小朋友健康的影響,可能比隱私被侵害更嚴重。
悠遊卡公司的董事、台北市政府的顧問翟本喬提出了一個說法,學校和悠遊卡的公司才有包括學號等詳細的個資,自動販賣機的廠商只有卡號和消費明細(其實還有消費時間),這個說法表面上好像解決了侵犯隱私的問題。
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盲點,即使三邊的資料沒有串接,把人工智慧自動販賣機放在學校裡面,可以針對整個學校的 ID 做隱私侵害和學校學生的追蹤,例如某台機器放在某某貴族中小學裡面,在這個學校消費的所有卡號,還有消費的內容,都會被廠商給掌握。如果資料被存心不良的人掌握了,就會知道這些卡號學生的家庭是比較有錢的,對於這個族群可以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詐騙,甚至綁架。
有了這些卡號以後,在校外人工智慧自動販賣機就可以即時追蹤哪一張卡現在正在哪裡消費,而且如果要死不死販賣機的旁邊有個監視的攝影機,人跟卡就互相對照起來了,其實這是非常基本簡單的 ID 追蹤技術。
資安的問題沒有絕對安全,便利與安全是互相拉扯的事情,在校園裡面讓學生可以方便買到含糖的飲料和零食,對我這個家長看來是傷害而不是便利,用便利去換安全是不得已的事情,如果是傷害的話,我就不知道為的是什麼呢?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Line 好友 !
延伸閱讀
【時力議員林彥甫專欄】違反性平教育的「彩虹媽媽」前進校園!還不肯公開新版生命教育教材
【拒絕被行動支付監控】奧地利人最愛現金交易!各黨推「現金權」入憲保障隱私
走過戒嚴,他見證黨國勢力入侵校園的荒謬── 老校長用一生阻擋洗腦教育,拒立「民族救星」銅像
(本文經原作者 李忠憲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校園人工智慧自動販賣機〉。首圖來源:截自台北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