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 9 月 26 日發表《2019 年貿易和發展報告》,聯合國不看好今年的世界經貿前景,預估今年的經濟、貿易增長會比 2018 年更低!有哪些關鍵原因,造成全球成長數據波動?聯合國又對此提出了什麼建議?(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UNCTAD, CC Licensed。
今 (26)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 (UNCTAD) 公布「2019 年貿易和發展報告」,內容顯示,即使「忽略」最壞的經濟下滑風險,2019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也會從 2018 年的 3% 降至 2.3%。

圖片來源:截自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需求疲軟、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英國脫歐,及美國的關稅保護主義,使今年全球貿易成長將嚴重減緩。去年貿易成長率已降至 2.8%,今年可能進一步降至 2%。
此外,全球經濟衰退可能導致部分開發中國家陷入債務困境,截至 2017 年,開發中國家的債務總額已達到歷史新高,達為國內 GDP 總值的 190%。
就算採取各個非常規貨幣政策來救,成效仍有限
儘管各國採取一系列量化寬鬆、降息、甚至負利率等非常規貨幣政策,但新一波的寬鬆政策能否提振整體需求並不確定。一些大型新興經濟體已經陷入衰退,而一些已開發國家經濟情況距離衰退僅一步之遙。

圖片來源:截自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同時,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減緩,已證明依賴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資產價格上漲所帶動的需求持續性不足,對企業和富人減稅未能刺激生產性投資。
不過即使非常規貨幣措施—負利率和量化寬鬆,自金融海嘯以來效果不彰,但非常規貨幣政策和進一步的貿易自由化仍然是因應全球經濟疲軟的首選。只是市場越來越擔心,即使是新一波的量化寬鬆也無法提振整體需求。
報告中認為全球經濟還有四大總體結構性挑戰,即經濟利益中分配給勞動的比重下降、公共支出減少、生產性投資減弱,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持續增加。
為此,報告呼籲透過由政府主導的「全球綠色新政」促進公共投資的同時避免環境破壞,推動工資主導型增長而不是金融主導型增長,促進生產性貿易也遏制掠奪性金融。
延伸閱讀
【川普想連任得靠中國】美國兩黨都不愛中國,經濟學者喊話:川普持續「對中強硬」就穩到大選
【用大象圖解釋全球經濟】央行「解體大象」說明川普現象、英國脫歐,最根本原因在「全球所得分配不均」
【台灣在四小龍中霸氣逆轉】新加坡受貿易戰重傷「經濟零成長」, 台經濟卻成長上修到 2.46%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QE、負利率效果有限 聯合國:預估今年全球GDP成長降至2.3%〉。首圖來源:UNCTAD,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