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本文作者時代力量新竹市市議員廖子齊,即日起在《報橘》開設個人專欄,與社群分享一般媒體較少關注的「當地社會議題」。

截至 2018 年 9 月,台灣新移民人數已達 539,090 人,但台灣社會並沒有因為新住民增加,而減少對他們的歧視。本文就要透過兩個鮮明例子,呈現台灣如何不友善對待新住民,甚至讓他們因此喪命。(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Lordcolus, CC Licensed。

外籍移工來台做台人不願做的工作,卻因此喪命

我們都有親朋好友,生活中有苦有樂,有目標也有夢想。上一週一位 29 歲妙齡女子的生命嘎然而止,原因是她的工作是操作劇毒致命的氫氟酸,廠商卻只給半身的防護衣,廠區內竟然沒有備有中和沖洗劑。(《BO》編按:氫氟酸又稱「化骨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由於氫氟酸接觸後未即時處理很可能導致死亡,通常是由機器代為執行這道程序,人工操作務必穿戴氟化聚乙烯或天然橡膠等材質手套,並穿著連身式橡膠材質防護衣、工作靴、配戴護目鏡或全面式面罩。

她名叫 Deserie Castro Tagubasi,是位菲律賓女孩,原本九月就要返鄉,卻因廠商的便宜行事,沒有盡工安防護責任,也沒有妥善的廠內急救流程而香消玉殞。這是基本勞工權益的問題,絕對要追蹤究責下去。

在台灣,有許多移工為我們去做沒有台灣人願意去做的工作,不論是 24 小時待命的看護或是冒著職災生命危險的產線員工,我們理應感謝他們的貢獻。

謝謝你們來到台灣工作,或是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以前大家為外國媽媽感到新奇,現在家長則不希望孩子與新住民二代多接觸

還記得,我國小的時候,鄉下小學大家都沒出過國,班上有同學的媽媽是印尼人,他們第一次跟媽媽回娘家時帶回來的伴手禮,讓全班同學羨慕不已、覺得有外國人媽媽好炫。多年後的今日,卻聽到有家長在選擇孩子學區時,提及不想要孩子的同學有太多新住民第二代。

在有總統候選人和首都市長會不經意地使用歧視字眼的現在,我們必須意識到各種歧視言論的不當、破除歧視想法,明白言語可能帶來的傷害,讓種種歧視和刻板印象從台灣漸漸消失。

我們一起努力。

推薦閱讀

「韓市長,你知道你口中的這些雞,替台灣生了多少金蛋嗎?」

【台男瑞典工作紀事】他在瑞典也是外籍勞工,但沒人當他「瑪莉亞」

台灣把外籍人士當賊,但連兩千年前的秦始皇都知道要開放跨國人才

(本文經原作者 時代力量新竹市市議員廖子齊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我們沒有不一樣,沒有誰是鳳凰誰是雞〉。首圖來源:Lordcolu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