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政府是否興建足夠社會住宅也成焦點。為緩解民眾居住問題,政府 2017 年推出「包租代管」政策(以稅務優惠鼓勵房東釋出空餘屋,並把住宅優先轉租給弱勢族群),或開出租屋補貼,依然無法解決,目前社會住宅數量不足問題。
即便新竹市坐擁竹科,居民普遍收入高,仍有許多年輕人買不起房!而這樣的地方,為何看不見一戶社會住宅?(責任編輯:黃梅茹)

新竹市景,首圖來源:Foxy1219,CC Licensed。
高房價一直是年輕世代最大的痛苦來源,在新竹市平均要不吃不喝將近 8 年才買得起房子,每個月要繳的房貸更是佔了超過收入的 3 成,等於一般而言,要背房貸將近 25 年才能夠擁有自己的家,這樣龐大的壓力,也讓很多年輕人看不見未來。
高房價的問題其實已經持續超過三十年。
1989 年 8 月 26 日,5 萬名「無住屋者」夜宿台北忠孝東路,提出「住者有其屋」概念、訴求稅制改革、要求政府抑制房價,開啟大規模的無殼蝸牛運動。
25 年後,2014 年 10 月由近 20 個民間團體發起「巢運」,號召上萬人參與遊行、夜宿帝寶,並提出居住權入憲、房地稅改革、廣建社宅和合宜住宅,以及制定租屋專法等訴求,希望能對抗不斷高漲的房價。
又 5 年過去了,新竹市目前依然連一棟社宅都還沒有。
新竹市府砍掉預計的上千戶社宅計畫!但社宅才是弱勢居住權的根本之道
林智堅市長在參選第一任時,曾經承諾要幫助民眾解決住的問題,說要在他的任內興建 1500 戶「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一戶 20 坪,且每坪租金只要 350 元,讓剛成家的年輕人、弱勢族群或年長者都可以租到優質、便宜的公共住宅,落實居住正義。
如今林市長已當選連任,但新竹市還是一棟社會住宅都沒有。原先在 2016 年預計要興建的 1,079 戶,到了今年卻通通撤案了。
針對新竹市的社宅政策,我在第一次定期會質詢過市長,也表示「包租代管」和「租屋補貼」無法取代社會住宅,因為解決社會弱勢的住宅需求。
根據崔媽媽基金會過去調查顯示,在租屋市場中,願意接受出租給弱勢家庭的只占 9%。另外,協助弱勢租屋本非房仲業者的經營項目,通常也沒有社工方面的專業,所以會優先選擇風險較低的族群作為媒合對象。
因此,社會住宅的興建還是有其必要性。
新竹現在還沒有蓋好的社宅!請林市長務必信守選前政見
至於市長於答詢中提到的 700 戶金城青創宅,這個案子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在內政部的社宅進度表中,是市府在今年 4 月 24 日突然發布一個新聞,市民朋友才知道有這個案子,甚至也讓當地住戶感到錯愕。
過去這段時間,我也不斷向都發處追蹤金城青創宅的進度,並要求相關單位應該要妥善和居民溝通。如果因為市府拒絕召開公開說明會,而造成居民對於市府的不信任,甚至進而對社會住宅產生反感,我想這絕非市民所樂見的。
日前市府已公告「新竹市社會住宅出租辦法」草案,只要家庭成員於新竹縣、市均無自有住宅,且平均所得低於一定水平就可以承租社會住宅。其中也保留三成給弱勢家庭。
當然光有辦法,沒有實體的社會住宅一切都是空談。我也會積極督促市府要加速來興建社會住宅,提供新婚家庭及弱勢族群優質的住宅環境,同時減輕青年世代的租房壓力。
請林智堅市長務必要實現自己選前的承諾!
延伸閱讀
【台北房價所得比 20 年飆升 240%】無殼蝸牛運動 30 周年後,蝸牛不只無殼還因「3 關鍵」更沒希望
四海遊龍創辦人如何在 1989 年,號召五萬人逼李登輝成功打房?
【當你節衣縮食付房租】西門町店王一個月收 3000 萬房租,直接打趴了 70%上市櫃公司
(本文經原作者 時代力量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無殼蝸牛運動30 週年 竹市依然零社宅〉。首圖來源:Foxy1219,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