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考古學家從各種遗址中,調查並發掘人類過去的足跡,來看到這篇透過航線和划行工具的分析,竟發現日本祖先,可能來自台灣的驚人事實!
(責任編輯:黃彩玲)

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盧太城
不用現代科學方法,靠著星象、風向,5名台、日划手,成功從台東划獨木舟到日本與那國島,日本學者表示,證明日本祖先有可能來自台灣。
「古人類的5官感覺比現代人類還銳利,現代人能划獨木舟到日本,證明過去的古人類更有能力」。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林志興盯著螢幕,看到獨木舟以原始方法成功從台東划到日本與那國島,更堅信日本的老祖宗有可能來自台灣。
日本考古學界發現史前舊石器時代人類進入日本列島途徑有3,分別為約3萬8000年前從朝鮮半島至九州登陸;約2萬5000年前從歐亞大陸北部經庫頁島跨津輕海峽,以及約3萬年前跨黑潮從台灣到沖繩島。
為了驗證第3條路徑,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尋找這條「太古航線」。
最重要的科學應證就是「航行」,古時候沒有大船,因此研究人員仿古人打造日本草船、阿美族竹筏,以及獨木舟。
日本團隊的負責人是海部陽介教授,民國105年先以草船從與那國島航向75公里的西表島,最後因天候不佳且船身進水,沒有成功。
接著民國106年日本團隊到台東,驗證阿美族竹筏。由東海岸阿美族人以台灣原生麻竹、黃藤、配合仿製舊石器時代的工具、石斧,打造一艘重約800公斤竹筏IRAI號,但是因太笨重,速度弱於黑潮,黑潮時速約每小時4公里。

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盧太城
民國107年再製改良版「IRAII號」竹筏,縮短船身減輕重量,並從長濱出發航向日本沖繩,發現竹筏不耐巨浪沖擊,竹管易受損滲水。
草船和竹筏驗證效果不佳,團隊改計畫使用獨木舟。最初希望獨木舟在台灣製作,可以嘗試參考阿美族傳統造獨木舟技法,但因海岸線林相改變,取材不易,最後改在日本製作。
獨木舟採用日本能登所產的雪松,模擬舊石器工具製成,船身長7.6公尺、寬0.7公尺、高0.6公尺。由日本考古學家山田昌久監製、工藝家雨宮國廣製作,可乘坐5人,重約350公斤,在日本東京灣附近進行跨越黑潮性能測試,發現獨木舟的穩定性雖不若竹船,但其速度強於竹船1.5倍以上。
為了符合移居發展,因此獨木舟上必須男女都有。
獨木舟今年5月運抵台東,在東海岸經過1個多月的訓練,由4名分別具有海洋知識、天象觀測家、獨木舟好手,及1名台灣划手,4男1女7月7日從台東東海岸烏石鼻海邊出發,未使用科學方法,仿古人原始方法航向日本與那國島。
團隊特別選擇從東海岸長濱鄉烏石鼻漁港出發,因為東海岸的八仙洞是台灣人類被發現最早居住的地方,距今將近3萬年左右,有可能是台灣祖先的發祥地;另一方面,黑潮在成功鎮外海開始轉向,流向日本,古人有可能藉著黑潮的力量,從東海岸遷徙到日本。
途中多次迷航,又藉著觀星象和太陽、風向找到正確航向,經過2天、航行205公里,今天中午11時許成功抵達日本沖繩與那國島久部良港。
一葉扁舟驗證了古人是有能力循著這條太古航線遷徙到日本,日本的老祖宗有可能來自台灣。

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盧太城
推薦閱讀:
【陸之駿專欄】日本殖民 50 年不改其稱,國民黨來台 17 年就改名——「大漢溪」名字是對台灣歷史的無知
洗腦統治的祖師爺是他──鄭成功消滅荷蘭的殖民文化,卻為原住民帶來更無情的漢文化霸權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一葉扁舟 證明日本祖先有可能來自台灣[影] 〉。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