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選會在2月20日公告「全國性公民投票電子連署及查對作業辦法」,明定從今年6月1日開始,連署公投案可使用「自然人憑證」進行電子連署。

整體來看,我們往「電子公投」更邁進了一步!但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自然人憑證」的發卡量、不到公投投票權人數的一半,讓本篇作者潘翰聲質疑,為何不用人人都有的「健保卡」?(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推動用「健保卡」來公投連署的三大好處

距離明年初的總統大選近八個月,台灣環保聯盟高成炎的「廢核再生」、與擁核的「重啟核四」對決,是唯二正在進行第二階段連署的公投提案。聽證程序中的各項提案包括:呂秀蓮的和平中立、黃泰山的街頭流浪動物結紮、廢核平台的反核廢料公投、核工界的以煤增核……等。

立法院朝野為了《公民投票法》修正激烈對峙,爭議焦點在連署需附身分證影本,以防死人連署、重覆連署、大量抄寫等弊端,在這資訊產業發達的台灣,實在非常不可思議。

既然健保卡可以辨識身分用以報稅,用於公投電子連署並無太大問題,既可防弊又便民,也向「數位國家」更近一步。民間也期待,電子連署系統建置後,公民也應該可以逆向查詢,若發現自己的身分被盜用於公投連署就能提出檢舉剃除。

網路越來越便利,為什麼公投連署還停留在「紙本」階段?

《公民投票法》上一次大修於2018年1月3日公佈施行,第9條第4項便規定中選會應建置電子連署系統。中選會6月2日辦理公開招標,12月10日完成,進行第三方資安廠商的安全測試及配合內政部戶政資訊系統介接作業,遲至今年2月14日公告「全國性公民投票電子連署及查對作業辦法」的相關細則,預計6月1日才能正式上線,整整延宕一年半

公民投票被賦予主權象徵,沾上統獨爭議,早年因而設下諸多門檻,從提案到投票成案的效力。

打破鳥籠公投的第一道關卡,就是讓公民可以自主提案,無須仰賴有全國性組織動員實力的大型政黨。目前降低連署門檻至1.5%,絕非隨手可得的數額,以每張連署單募集成本約十至百元不等來推估,第二階段成案的三十萬份,就要耗資數百萬元。電資工會的熱血工程師,便開發一組套件並開放源碼,讓任何人都可以輸入資料,自動製作完成符合中選會格式的連署單供列印親簽寄回,為公投發起人降低一點募集連署的成本。

現代人上網取得資訊和表達意見愈來愈方便,隨時隨地上網購物、拍賣、訂購票、繳費,而公民權行使僅限古老的紙本,甚至要求身分證影本,將形成一道高聳的門檻。目前正值報稅季節,包括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銀行和券商電子下單的金融憑證,通通可以報稅。

健保卡的真正用途確實是就醫,但允許報稅卻不能公民連署,難道是政府對於人民應盡的繳稅義務,就大開方便之門,人民要行使應有的權利,卻是萬般阻撓,這實在不合理。

如果修法增加連署須附身分證影本,對於弱勢民間團體於街頭連署作業極為不利,為了防止假連署因噎廢食,反而將造成公民權利的倒退嚕。

推薦閱讀

【潘翰聲專欄】揭開遠雄橫行無阻的真相:遇到問題就「用錢解決」

【潘翰聲專欄】霸佔台灣農地的違章工廠老闆一手開心數鈔票,一手把農夫推入生存地獄

【潘翰聲專欄】晚上不缺電!台灣該增加的是白天發電的太陽能,而不是半夜也發電的核電廠

(本文經原作者 潘翰聲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