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中和員山路街景,首圖來源:Foxy Who, CC licensed。
我們都對「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耳熟能詳,若要評論台灣不是那麼美觀的風景在哪裡呢?城市市容。台灣許多地區的市容被網友評為「充滿保守落魄的氣氛」,到底有沒有誰能改變現狀呢?
有些地區的市容醜到讓網友激動不已:「中永和無誤,恨不得馬上搬走!」
曾經有網友在批踢踢上討論「台灣最醜的市容在哪裡?」起頭的網友首先認為是新北市的南勢角,他對「鐵皮屋、檳榔汁、亂丟垃圾、狗屎、亂招牌、油膩的街道、機車停騎樓、違規汽機車攤販」相當有感。貼文下方網友紛紛留言表態:有網友認為「台中七期市地重劃區」也不 ok,但基隆人覺得即便基隆的市容不太好看,但是「覺得基隆比起中永和好多了」。
接著評論「整個新北市」的市容都不美觀為大宗,網友普遍認為新北市的第四台跟蛛蛛網一樣亂拉、有許多參差不齊的舊公寓、路又小條、有很多陡坡,讓許多網友崩潰到「住到得憂鬱症」「恨不得馬上搬走」。新北市的中永和地區在討論串中不斷遭點名,但你知道其實以前永和的市景不該如此嗎?

圖片來源:批踢踢 截圖

圖片來源:批踢踢 截圖
效仿英國,卻超級失敗的都市計畫:永和從可能的「花園城市」變成「新北百慕達」
《BO》曾經與讀者分享過一篇文章〈史上最失敗都市計畫:看國民政府如何把永和從「英式花園城市」變成「新北百慕達」〉,討論著永和曾經想要效仿英國郊區花園城市(三萬居民)的都市計畫構想。
當初的設計者未料到永和後來竟然會擠進二十多萬人,而這些湧入的永和的居民大多住不起台北市,只是為了晚上有地方睡覺,更不是為了享受閒情逸致;當地地主更是寧願蓋出便宜而擁擠的公寓,只為賣給更多人。
結果顯而易見:原本「獨棟別墅的房子、獨立庭院與車庫、讓開車者在廣大公園空地的不規則的道路迂迴兜風」的構想通通不存在!還因永和人口增加超出預期,原先規劃的學校不夠使用,於是一些公園綠地被拿來蓋學校,造就如今公園只佔百分之一面積、水泥叢林間般道路迷宮的永和。
像永和這樣失敗的「都市計畫」案例只是新北市不甚美觀市容的一小部分,新北有可能改變嗎?
有個人大膽接受「讓新北市容重生」的挑戰,他能成功嗎?
那個人就是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他提出「城市美學設計」概念,他的的想法是:「一朵花,可以改變一條街道;一個態度,可以改變整座城市,市長的態度,決定城市的面貌。」

圖片來源:蘇貞昌競選網站
首先,蘇貞昌想要成立「城市美學與設計辦公室」,透過效仿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2016 年設立「設計長」(Chief Design Officer)一職,鼓勵設計思維進入公共領域,城市發展也要同時兼顧環境、經濟、文化的交流,解決現有問題。這個新的「城市美學與設計辦公室」將會經由副市長層級督導進行跨局處協作,主要負責計畫、監督新北的都市工程,並會有系統地把美學設計導入公共工程、街道景觀、市府文宣視覺中,還企圖讓新北成為美感之都。

圖片來源:蘇貞昌競選網站
另外,雖然已經擁有《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作業要點》,不過目前設計與審議大多仍從建築量體、容積等角度思考,沒有考慮到完整的整體景觀。
所以他希望能從源頭做起,將美學設計嵌入既有的審議流程;並加入很重要的一點,相信專業 —— 引入美學設計專業人士參與都市開發與設計,讓新北市從最一開始的設計與規劃就富有美學概念。

圖片來源:蘇貞昌競選網站
蘇貞昌認為,新北市幅員遼闊,有山又有海,鄉村都市景象兼具,但是這些地方特色景觀卻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和設計,有些地區還被網友譏諷為「最醜市容」(就是在說中永和吧⋯⋯),讓城市缺乏美感。
他希望能將地方特色融入生活,從小至招牌、纜線、人孔蓋、變電箱、街道家具,大至特色商店,街景與區域意象、都市設計等都能有所改變,讓整體城市空間景觀都充滿美學。
另外,民間其實有許多擁有創造力的青年設計師,蘇貞昌想要結合他們的力量,打造出更多富有美感的公共空間、美學生態景點讓城市更有活力。
他的想法是:城市變美、生活品質隨之提高,可以達到犯罪率隨之降低的效果。這也是他力推整體性的都市規劃的原因,讓城市的美學設計從「點」擴展到「面」,公共空間景觀的設計營造不僅要舒適、好用還要有設計感,就能創造擁有在地風格和獨特美學的新北城市品牌。
蘇貞昌的這些做法能夠讓新北市脫離「最醜市容」的污名嗎?而身為新北市民的你,願意給他機會改變嗎?
延伸閱讀
作為全台人口老化之冠的嘉義,公共運輸須有最精準的運作模式
「歷史年表 Google 就有,學生花那麼多時間去背它幹嘛?」找出自身的首要競爭力,才是教育關鍵
當永和從「花園城市」淪落成「新北百慕達」——這條你我都遺忘的河道,才能再讓城市甦醒
史上最失敗都市計畫:看國民政府如何把永和從「英式花園城市」變成「新北百慕達」
參考資料
蘇貞昌競選網站
《報橘》:〈史上最失敗都市計畫:看國民政府如何把永和從「英式花園城市」變成「新北百慕達」〉
批踢踢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oxy Who, CC licensed。特色圖片:臉書粉絲團《我的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