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即將在11月3日登場,繼台北花博之後,這是台灣第二個獲國際園藝家協會(AIPH)認證的國際型博覽會。但等級卻從原本與台北花博同為「A2」,躍升成為「A1」的世界等級。
原來在花博最初預設的場館範圍中,涵蓋了第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的棲地。而台中市府在發現此事之後,決定將該區域剃除在花博場館之外。此舉獲得了國際園藝家協會的肯定,於是破格將原來小規模的「A2」國際園藝博覽會升格至「A1」,並更名為「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sition),等級超越台北花博。
這次台中花博的主題為「花現GNP」,「GNP」原本是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英文縮寫,主題以台中的地方特色為主軸,強調綠色(Green)、自然(Nature)與人文(People)等核心價值,充分展現花博重視「生態」強調跨物種、跨文化「共生」、「共好」的精神。
用比台北花博更少的預算,打造更永續的「世界花博」
雖然升格後的台中花博等級與規模更勝台北花博,但整體預算卻遠低於台北花博的總花費,並且更加強調此展覽的可持續性,以結合在地文化特色的方式規劃花博各展區的內容,讓此次展覽的各項建設能夠永續使用。
台中市新聞局長卓冠廷強調:「台中花博總預算88億元,比台北花博少了37億元,希望以最少經費創造最大效益,硬體設備也將轉型為糕餅博物館及馬術競技場等,成為永續經營的觀光亮點。」豐原園區會轉變成糕餅博物館,后里馬場也花功夫整建馬術競技場,規模相當於香港的馬術競技場,花博期間也能看到精采的馬術競技秀。(卓冠廷:台中花博預算少台北37億 場館轉型永續經營)
此外,這次花博也串連周遭地區的觀光資源,包括讓生態與自然共生的「馬場森林園」、強調人與自然緊密連結的「花果原鄉」,以及展現在地人文特色的葫蘆墩公園「水岸花都」等。
串連海外,推動台中成為世界觀光熱點
為加強宣傳力道,今年台中也積極整合觀光資源,從元宵燈會到國際踩舞祭、大安沙雕音樂季等活動,皆融入了花博主題元素,讓台中的能見度跨出縣市、躍上國際。
過去的台北花博的國際能見度低,1.3億的宣傳預算有四分之三是用在國內行銷,且海外行銷的重點放在中國,曾讓議員批評質疑一個名為「國際」的博覽會,卻只想賺自己人的錢,「只是辦給自己人看」。
不同於此,台中在過去幾年便積極在國內參與跨縣市結盟、與中部縣市組成「中台灣觀光推動委員會」,以清泉崗機場為據點,開拓多條亞洲城市航線,努力深耕、拓展國外入境中台灣的旅遊市場。
在這過程中,林佳龍持續走訪鄰近國家取經,如日本、新加坡與南韓,並與亞洲各國締結觀光合作協定及備忘錄,如名古屋、新加坡及馬來新亞,強化「中進中出」路線,讓國外的遊客能直飛抵達中台灣、留在中台灣深度旅遊,強化國際能見度促進觀光產業發展。
台中近幾年也參與了許多鄰近多個國家的觀光旅展、進行城市主題交流,目前更和多個距離3至5小時航程內的東南亞主要都市觀光機構進行合作。去年,台中就曾攜手雲林一起參與馬來西亞國際食品展,並且讓吉祥物「虎媽」首次遠赴海外為台中的農產品「站台」。
用更好的觀光品質與遊憩環境,讓觀光客倍增
台中除了坐擁山光水色,也有歷史縱深的人文景觀。台中舊城區素有「小京都」之稱,可說是台中人生活文化的起源,屹立近一世紀的老建築身上有著時間所刻下的歷史紋理,是探尋台中過往繁華風貌與文化底蘊必訪之地。在自然生態方面,台中的山城最適宜成為慢活的旅遊路線,結合慢遊與慢食旅遊型態,另外高美溼地也是個適合低碳生態旅遊之處,成為永續觀光典範的潛力不小。
台中人口約280萬人,作為中台灣交通樞紐與最繁榮的城市,正面臨都市基礎建設與人口成長的挑戰,在全球人口快速往都市集中的趨勢下,如何結合中部其他縣市,發展出獨特的觀光樣貌,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林佳龍:住台中卻不識大肚溪只懂長江黃河,很錯亂——國台辦惱羞罵林賣國
台中四大施政檢核,看看林佳龍能否打動中間選民的心與選票
【投搞】我的老家在台中,這是我對綠川與林佳龍的心情獨白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林佳龍粉絲團;配圖來源: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