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團隊有問過我要不要去幫忙,畢竟媒體事務組是我比較擅長的事,所以『擅長的事』跟『該做的事』讓我猶豫很久,最後我被Freddy說服!」想起四個月前決定參選北市議員,黃郁芬皺著眉卻帶著淺淺微笑,她說:

「Freddy講了一句:難道你希望318學運就停在這嗎?」

「當然不希望呀,我希望延續社會改革的能量!我覺得說服別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自己先下來做。」

青年參政不是只有出來選,林昶佐說服黃郁芬:難道你要讓318停在這?

這是我第二次跟黃郁芬見面,第一次是三年多前的「318學運」,猶記當時她站在立法院議場內,小個頭被主席台遮住大半,每隔一段時間就拿起麥克風跟現場媒體宣布記者會時間、學運的下一步動作;想不到三年後,她坐在《報橘》的辦公室內告訴我:「說服別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下來做」,而我卻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她眼神中透出的堅定,正如同當年的她。

今年28歲的黃郁芬講起話來不疾不徐,面對媒體再習慣不過。318學運後,她跑到「蔡英文陳建仁2016總統競選總部」擔任選舉專員,選後到前立委顧立雄辦公室擔任助理,最後進入「不當黨產委員會」任媒體聯絡人,對她來說這些工作駕輕就熟。

「我覺得『青年參政』這四個字已經是老調重彈了,318以來就不斷鼓吹,不是只有出來選才是,我過去也是做幕僚工作,這也是青年參政的一種。」雖然她這樣告訴我,但講起去年底現身的這個人,黃郁芬換了一個表情。

「Freddy說他欣賞我,我覺得超莫名!」黃郁芬露出一個不可置信的表情,去年底,時代力量的林昶佐找上她,說服她出戰台北市士林北投區的市議員。

「他說妳不覺得2018就該想辦法讓很多年輕人選上,這樣台灣各地都會變得很不一樣,不能只有柯文哲!」

「主事者會影響不同結果。高社會歷練的人會被定型,他們只會做想做的,這會讓台灣政治不太有變化,因為兩黨組織的包袱太大了,我們必須讓其他小型組織有機會成為新的政治勢力,這個社會才會改變。」

於是,黃郁芬決定披上時力戰袍,參選台北士林北投的市議員,「青年參政代表社會走向民主,因為沒組織、資源不足,所以不會有太多人脈包袱;相較於過去的青年參政都是傳承或世襲,我沒有任何背景、不靠綁樁,反而更能落實代議政治。」

不過,即便「沒包袱」是她優勢,卻也反過來變成她在參選時的「阻礙」。

「別人的公車廣告讓我心生羨慕!」黃郁芬轉念打空戰,創共享辦公室辦講座

「士林我只掛了四面看板,然後我選擇在上班時間站在路口跟民眾揮手,有時看到其他候選人的公車廣告,都讓我心生羨慕,因為我只能土法煉鋼、自食其力;老實說,我也不確定這樣的方式能不能真的打得贏。」黃郁芬邊講邊露出惆悵神情。

「錢、人脈」在台灣政治史上,是現實到不行的問題,連帶讓團隊成形之初都卡關。

「團隊加我一共7個人,只能找朋友幫忙,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你要他們幫一個年輕候選人、未來還有選不上的風險,一開始根本找不到人,所以辦公室我年紀最大。」面對人力資源有限,黃郁芬團隊的選戰策略捨棄「陸戰」,改「空戰」,花更多時間經營粉絲專頁,提出年輕人關注的議題,包括同婚、性別教育、勞權、公投等。

「我有時候也會去擺攤,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年輕人注意到我關注的事。」

「然後我也讓競選辦公室變成一個能辦活動的地方,如果咖啡廳滿了,大家可以來我辦公室,這就是『共享辦公室』的概念。」

競選辦公室不走傳統路線,沒有制式的選民服務櫃檯,而比較像是「展演中心」,黃郁芬曾找來政治線的攝影記者,分享拍攝政治人物的心情,也舉辦過桌遊,邀請選民同歡,她說未來會跟年輕律師合作,當選民的住家跟都市計畫發生衝突,需要法律諮詢時,競辦會定時舉辦講座、提供意見。

只是,就算黃郁芬找到一套屬於自己的選戰模式,她該如何說服民眾「投給一個素人」?

為什麼選民應該選擇你?黃郁芬:因為我們需要更誠實的政治

「因為我們需要更誠實的政治,更擅於對話溝通的政治,政治人物不該高高在上,不該只有選舉時才跟你碰面。」

「我知道年長前輩可能覺得我白目天真,可是看到問題,不就該提出來嗎?」

黃郁芬舉市議會的委員會為例,她說目前各委員會的開會記錄都沒公開,但「開放政府」就該讓資料上網接受檢驗;另外,反映民意的管道也必須增加,除了1999專線、勞動局的檢舉表單友善嗎?「每件事都很小,但都是生活息息相關,我要讓市民使用的門檻降到最低。」

她認為「好的」市議員是讓大家感受到她的存在,代表她有在做事;另外,她也提到自己未來會跟城市中的倡議團體,保持友善溝通管道,進而促進體制中的改變。

「過去體制外的NGO或倡議者立場再好,還是得被拋進體制內才有落實可能。但現狀是,能接球的人不多,或是接到球卻讓球長歪了,我們需要的是『不受其他利益影響』的改變。」

黃郁芬進一步表示,「議員關心的才是跟生活相關的,但卻經常被忽略」,聽到她這句話,讓我忍不住追問:那未來紅白帖的場子妳去不去?

「這不是民代的必須工作,但這件事有它的曖昧效果。我不諱言,白場有它的社會功能,這是台灣社會很重要的社會習俗,傳達致哀心意給家屬,我覺得這樣的場合不失為你了解民意的方式。」

可是,當事情有了曖昧空間,便會讓想像沒了邊界,如同時代力量跟台北市長柯文哲之間的曖昧。

時代力量跟柯P好曖昧?黃郁芬否認:該批評我就會批評

圖片來源:柯文哲幕僚柯昱安臉書(柯文哲幕僚黃瀞瑩“學姊”陪掃街)

「時力跟柯市長之間沒什麼曖昧,該交流就會交流,該批評就會批評。」這句話黃郁芬不是第一次講,但讓人不禁想起9月1日的競辦開幕茶會。

當天除了台獨鬥士史明到場力挺外,本來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有受邀,但最後卻變成柯文哲的幕僚「學姊」黃瀞瑩現身力挺,當時外界就揣測,是否因為時力拒絕簽署「柯P認同卡」,因而沒了柯P站台?

「我跟學姊是之前因緣際會認識,雙方蠻聊得來,而且黃瀞瑩也是士林北投人。至於柯P認同卡,我覺得市議員的職責是要監督市政,簽了『認同卡』會跟市議員的職責有點衝突矛盾。」

不擔心以後碰到柯市長會尷尬嗎?

「要也是他轉彎,是他說沒簽認同卡不能同框的。」黃郁芬舉日前柯市長釋出的「五萬軍公教職缺」為例,「做不好我們就會講,因為時力支持者裡,有七成是支持柯市長的」。

至於,被質疑選舉過程沾光柯文哲,黃郁芬說,柯文哲團隊有問過她要不要去台北市政府的媒體事務組幫忙,但她拒絕了,「我個人做事情不是為了沾光,也不會搖擺,面對柯市長更不會為了罵他而罵他,該說的我就說出來。」

推薦閱讀:

【年輕被罵老時罵人?】36 張新世代字卡反駁一代不如一代的「低薪焦慮」
【專訪】守護故鄉!時力新竹市議員候選人廖子齊,要讓香山溼地成為「國際品牌」
【專訪】站出來面對新竹飆車族!蔡惠婷決定從老師變成時力新竹市議員
10 題考你知不知道市議員在幹嘛,來測測你是不是「及格」的選民吧!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圖片來源:黃郁芬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