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之於市長,除了監督制衡外,還須負責推動法令等工作,負責把城市的法規建立起來,例如招商法等等,創造一個友善的招商環境,接著讓市長能依法行政。反過來,若市府怠慢,則市議員能針對執行細項質詢市長跟局處首長,也是我們在市政會議上經常看到的火爆場面;但現在竟傳出,台北市議員監督力道弱化,是因為怕被網軍攻擊?

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徐肇昌

據《自由時報》報導,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就任這三年半間,從台北市議會國民黨、民進黨議員的監督力道,都有弱化跡象,就連議長吳碧珠都說,「好像沒有監督一樣,不曉得為什麼大家對他(柯)這樣」。而且多位議員也發現,柯任內蘿蔔、棒子都來,對議員協調會「有求必應」,但卻把議員當成「要東西的人」;三年半以來,經常出現柯網軍攻擊議員、醜化議會,而且變本加厲,導致議員們噤若寒蟬,吳碧珠感嘆,「這對民主發展不好」。

柯網軍醜化議會,議員噤若寒蟬?議長感嘆「對民主發展不好」

真的是網軍崛起的關係嗎?據《自由時報》,吳碧珠直指,就是從二○一五年波多野結衣悠遊卡事件起,遭到網軍追殺,就像「雍正皇帝的血滴子」,議員跟媒體一樣擔心「不知道怎麼死的」,對民主發展不好。國民黨議員徐弘庭回憶,三年前波卡爭議時,短短一週,有卅二萬次臉友留言攻擊、被罵狗,被罵到臉書專注度竄升成第五名政治人物,心情大受打擊。

而今選舉將近,柯網軍更變本加厲,即使議員沒有批評柯文哲個人,只是本於職責監督市政,新聞一出,就會在議員臉書、Ptt被謾罵,甚至人身攻擊。

許多民進黨議員即表示,柯網軍讓他們噤若寒蟬,議員雖不斷強調監督市政與「友柯、柯黑」無關,但近期監督柯市府某些政策恐「圖利」時,用字斟酌仍只敢質疑案子「奇怪」;就連柯被民進黨分手後,有議員也怕「罵柯沒有票」、「大家質詢都點到為止」;反觀前市長郝龍斌總質詢時,議員一天可有三場記者會,議題多到還上不了新聞版面。

議會民進黨團總召李慶鋒表示,民進黨團承認二○一五年到二○一七年,不確定自己是在野黨、還是協助柯文哲執政的「友黨」,因此預算表決時都支持柯文哲。另有綠營議員說,柯操作藍綠極致,讓民進黨以為過去三年是執政黨,但也裂解議會,而非政策合作,柯更將議員與里長畫上等號,議員提出問題、講道理,卻都被當成是要東西的人,對議員不是真心尊重。

但為何不被真心對待,議員還要順著「柯意」?

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張皓安(右為台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

柯兩面手法?一面拉攏議員,一面當議員「要東西的人」

有議員就評價說,只要是柯想拉攏的議員「協調會有求必應」。國民黨資深議員陳永德說,以前協調案總是「評估再評估、研究再研究」,反觀柯文哲是「看你不爽還是給你」,且議員會勘幾乎都過,結果平均十個國民黨本土派里長,也有七個被收買光。

據《自由時報》,某藍營議員更說,柯文哲與郝龍斌另一差異是徵收道路、土地措施,過去台北市政府控管財政、不輕易徵收土地,因待徵收土地高達一千多公頃,怎麼徵收法,都會有順序與公平性問題,但柯文哲卻很敢,為了反制某些議員,柯就依該議員選區里長意見徵收土地,讓議員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只能在心裡暗罵柯「將國家利益做議員及里長個人關係」,卻也無可奈何。

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張新偉

怕沒票不敢問?王世堅控:柯P用市政資源報復議員

市議員面對各種左右為難,真的無法反制嗎?被視為「柯黑」的民進黨市議員王世堅就批評,柯文哲常利用市政資源淋漓盡致報復議員,例如他已三個月沒收到台北市政府以往統一發給所有議員的中元普渡等地方行程,形同讓他難以跑選舉,甚至在市府內部群組有人發出要讓哪幾位議員無法連任當選,企圖拉下「柯黑」議員。

同時,據《自由時報》,議員也發現,「友柯」議員則會在議場回饋柯文哲,透過市政總質詢,與柯一搭一唱配合,不僅將質詢時間做球給市長解釋政策、發表想法,甚至把自己當成柯文哲側翼,專門攻擊柯想攻擊的人與事,無怪某幾位友柯議員,從上會期開始就只鎖定吳音寧。

對此,王世堅酸,柯市府時代,議員啦啦隊現象也遽增,議員參選人簽「柯P認同卡」現象更是莫名其妙。但有網友酸:「見笑轉生氣嗎?尤其那個王世堅真有臉講」、「我看是市議員智商弱化」,更有人嗆「明明好的質詢鄉民也都會挺好不好」。

推薦閱讀:

【我被柯 P 氣到都瘦了】王世堅嗆推「柯黑卡」反制,網友酸:發房卡比較實在!
想跟柯文哲「同框」難度變高了,「柯 P 認同卡」竟然有 16 項條件!
柯文哲疑用鄉民梗嗆姚人多輔選不周——多多深夜 PO 背影照嗆柯:你跟吳祥輝有啥不一樣!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