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出現疑難雜症時,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救星是「便利商店」嗎?從吃喝拉撒到食衣住行,我們習慣於便利超商的各種服務,但你知道這一切怎麼進化而來?圖文不符粉絲專頁用23張圖,讓你秒懂超商40年來「技能演進史」。

首圖來源:圖文不符粉絲專頁
台灣超商的店員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從結帳、微波爐加熱、泡咖啡,到影印、做鬆餅、手搖茶,通通都會,用「地表最強職業」來形容他們也不為過。「圖文不符」粉絲專頁製作23張「超商員工技能演進史」,從1979年第一家超商開始,當時員工的基本月薪才2400元,接著1983年第一家「24小時超商」正式營業。然後1986年,開始賣思樂冰、員工得開始現煮咖啡,之後1998年還開放代收帳單罰單,接續著展開宅配、賣菜、賣地瓜、霜淇淋、手搖茶飲等,甚至開賣現蒸肉圓的服務。

圖片來源:圖文不符粉絲專頁

圖片來源:圖文不符粉絲專頁
用趣味插畫懶人包,讓讀者回憶超商進化,圖文不符粉絲專頁也特別註記:「超商薪水增加的幅度,跟不跟得上技能點滿的速度呢?」 讓人不禁思考,台灣服務的血淚一面,也難怪不少網友底下開玩笑留言:「這個表根本就是『血汗超商發展史』,滿滿血汗根本是『別人的孩子死不了』的象徵」。
不過也有網友持正面看法,直說「超商員工要學會的技能這麼多,真的很強大」、「這的太厲害了,要把孩子先送去超商『打工磨練』」。看來大家對超商都有自己的一抹回憶!
延伸閱讀:
超商兌換人民幣是促進觀光,但別忽視員工超量工作問題
台灣被便利商店寵壞!你知道走路去超商比開車到大賣場花更多嗎?
【變不出新花樣】從 7-11 門口的轉蛋機,看出超商與社會的成長停緩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圖文不符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