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Blake Patterson,CC Liscened。

自由時報報導,中國近期爆發流出問題疫苗事件,中國一間疫苗生產商「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生生技)生產的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的三合一疫苗(簡稱百白破疫苗)檢驗不合格,且問題疫苗已有 2 萬多劑流出,有沒有施打在人體上也不明。這是長生生技繼爆出狂犬病疫苗造假後,第二起疫苗造假的事件。

疫苗造假消息曝光之後,在社群平台中引起話題,許多中國家長開始擔憂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接種到問題疫苗。然而,自由時報的報導指出,中國官方不是針對問題疫苗進行檢驗與調查,而是開始「和諧」微博上批評中國當局的聲音,目前中國「和諧」的速度竟比不上輿論的速度,開始有網友爆料曾涉案 2008 年「毒奶粉事件」的重要官員,不但沒有被撤職,還在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間,擔任藥品監管單位的高層。

如果在台灣造假疫苗?

中國雖然經濟成長快速,但是政府對於人民嚴格監控、不准有反對政府的聲音,所以遇到政府做錯事的時候,往往是以「和諧」的方式先抹除在網路上反對政府的輿論。

如果在台灣爆發造假疫苗的醜聞,必定會引起極大的風波,輿論出現,政府想推卸責任也不行,人民會紛紛要求政府找出相關負責人。這是由於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民主的社會才能容得下不同的聲音,而非只存在讚揚政府的意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而非控制人民。

其次,台灣的醫療水準高,一方面是因為台灣的醫療技術本來就聞名全球,另一方面,台灣的相關醫療法規完整,可以確保醫療品質的穩定。如果爆發如此大的醫療醜聞,會先根據法律進行審查是否有違法之處,且相關部會人事也是公開透明的,人民可以直接對負責任要求追查清楚。

最後,台灣基本上將醫療議題當作人權議題看待,人民尋求醫療資源的幫助是天生俱來的權利,因為人民的健康是國家的資產所在,所以如果在台灣爆發假造疫苗的事件,就像是剝奪人民的基本權利一樣,政府會受到嚴重的指責。

有了經濟成長,卻沒了人民聲音

2008 年,中國發生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維基百科記載當時台灣也因為進口中國的毒奶粉,引發人民的不安,當時許多問題產品紛紛下架。近年來,中國的霾害問題愈趨嚴重,現在又爆發了假疫苗事件,這幾起政府應該要負責的醜聞,中國政府處理的態度卻往往是先「和諧」掉質疑的聲音,而不是針對核心問題做出檢討與修正。

雖然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非常快速,但是也常常為了經濟成長,而將人民的健康與安全作為代價,導致這麼多犧牲人民權利的醜聞,人民的輿論壓力未來是否會成為中國政府的隱憂、挑戰執政者的正當性,是中國當局者必須好好考量的

推薦閱讀:

【無敵破壞王】為「和諧」引進外國片,中國特色的電影宣傳讓人啼笑皆非
言論自由亮紅燈?銅鑼灣書店老闆:台灣出版商為了進中國市場而實施「自我審查」
抗議香港銅鑼灣書店連續「失蹤」事件──中國模式不應該是民主與人權的唯一例外

參考資料:

自由時報〈中國「疫苗之亂」輿論爆炸 官方「和諧」速度跟不上
維基百科〈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PAHO,CC Lisc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