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選這篇文章】
日本的中國地方與四國遭受嚴重颱風襲擊,造成多數人身亡與失蹤,一度對200萬人發出避難勸告。
堪稱三十年來,日本最嚴重的一次豪雨災害。外界認為日本應該早有防災意識,卻還是發生嚴重的後果,主要是因為這五個原因。(責任編輯:周政毅)
BuzzOrange 徵才:社群編輯 >> 詳細職缺訊息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國際政經觀察家開始!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以及相關文字作品寄至 [email protected]
眾所周知,日本經常遭受地震、海嘯和其他天災襲擊,因此一般認為日本已充分做好因應天災的準備。然而,這次西日本的破紀錄降雨為何奪走上百條人命?
法新社彙整造成日本這起20年多來最嚴重雨災的部分原因,包括颱風帶來破紀錄降雨、地形複雜、木造房屋多、撤離令並無強制力等。另外,氣候變遷可能也是原因。
颱風季的破紀錄降雨
就在日本進入年度颱風季的同時,巴比侖颱風鋒面夾帶豐沛雨量,揭開這波雨災的序幕。每年約從7月開始到10或11月結束的期間,日本列島平均會遭6個颱風襲擊。颱風鋒面夾帶強風豪雨,氣象和行政官員都會密切追蹤颱風動向。
儘管日本已採取包括興建水壩控制洪水在內的各種防範死傷措施,但多數時候仍會發生降雨相關的死亡意外。巴比侖颱風帶來空前雨量。日本氣象廳指出,在截至8日為止的72小時內,政府設在災區的118處觀測站都測得破紀錄降雨。
根據日本氣象廳資訊,從6月28日到7月8日的11天內,多地的累積雨量約是往年7月一整個月份雨量的2倍至3倍。
地形複雜
日本約70%的國土是山脈與丘陵,因此常有民宅興建在陡坡上或容易淹水的山間平原。日本砂防地滑技術中心(Sabo and Landslide Technical Centre)專務理事大野宏之(Hiroyuki Ohno)表示:「日本陸地地形相當多元,包含板塊和火山地質層,簡單來說就是相當脆弱。」
許多民宅位於山崩或水患的必經區域。日本政府已提出敦促民眾遷離災害潛勢區的長期計畫,並禁止在最易受災的地區進行新建工程。不過前述計畫仍在研議中,許多民眾仍處於險境中。
木造房屋多
日本許多民宅是木造屋,尤其是傳統建築或傳統風格的房屋在鄉村地區依然廣受歡迎。這些建築的地基也是木造結構,遭遇地震時具有彈性的優點,卻幾乎無法抵擋洶湧洪流或大規模山崩的破壞壓力。
撤離令
在這波雨災的巔峰期間,日本當局曾對約500萬人發布撤離令,但這種命令並無強制力,許多居民置之不理。
日本災難管理專家廣瀨弘忠(Hirotada Hirose)表示:「人類都有所謂的正常化偏見(normalcy bias),意味人們會試圖避免撤離,忽略負面資訊。」他說:「前述人類本性代表民眾無法因應山崩、暴洪等突如其來的災難。」
專家還表示,日本的災難預警體制存在問題,撤離令發布與否,通常是由沒有災難管理經驗的地方官員決定。廣瀨表示:「不願發布撤離令,可能會造成(應變)延誤…若發布時機不恰當,民眾無法得知(撤離)消息。」
氣候變遷
日本常出現惡劣天候狀況,但通常不會造成死亡。許多居民可能會根據往年經驗,被虛假的安全感所麻痺。這次豪雨災區的許多居民表示,這波降雨和他們以往所見並不相同。
大野宏之表示:「豪雨相關災難的發生頻率正逐漸上升,我們面對的是經驗法則不再適用的世界。」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引發的可能後果之一,就是跟降雨有關的災難會增加。現在專家都主張,若氣象預報某地區可能會降下豪雨,居民都應在撤離令發布前就先走避。
推薦閱讀
搜救犬鐵雄英勇救出生還者卻急性發炎——怎不給英雄穿鞋衣?日本搜救協會說這樣不好
柯文哲要求「颱風假 SOP」是對的!別再讓中央政府放任地方用放假買票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日本空前豪雨逾百死 颱風季地形等因素釀災〉。首圖來源:日本氣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