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柯文哲 臉書。
「獨派」把柯文哲打成紅的、統派,是極其愚蠢的行為。
抹得了柯文哲,抹得了「柯文哲們」嗎?少了「柯文哲們」,獨派就無法取得「過半」台灣人民的支持。沒有過半支持,台灣要如何實現以公民投票的手段、和平實現住民自決獨立建國?
「柯文哲們」,不只是名叫柯文哲的一個自然人。
「柯文哲們」是一個社會現象。代表著台灣社會中一群人的意見。這點毋庸置疑,柯文哲有或多或少的支持度,這反映了「柯文哲們」的客觀存在。即便是柯文哲說過「兩岸一家親」這種在獨派眼中,大逆不道,並且與習大大隔海唱和的話,柯文哲仍然在台北市擁有許多的支持者,不離不棄。
「兩岸一家親」、「九二共識」這些「咒語」,與其說是內容有什麼不對,不如說是因為「討厭的人」(如連戰、宋楚瑜、馬英九……)說過、使用過,而激起普遍反感。
「柯文哲們」是什麼?
這裡暫不探討它的組成分子,只針對兩岸或兩國或台灣與中國問題來說。
我相信「兩岸有發生戰爭的可能」這一點,應該是全台灣不分統獨藍綠的共識。針對兩岸戰爭這個問題,「柯文哲們」的基本態度,就是「不要戰爭」。或許可以批評這群人膽小、怯戰、沒有種,但也可以正面表述為愛好和平。
台灣作為一個自 1945 年以後、73 年來島上不曾發生戰爭的地方,期待台灣像以色列、東帝汶那樣帶種,恐怕不切實際。在國民黨兩蔣統治的年代,雖然國家機器不斷給人民洗腦、灌輸戰爭意識,但從整體趨勢來看,終究失敗。
「反共抗俄」弱化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因為虛擬戰爭構築的法統、戒嚴正當性被瓦解,甚至全民備戰的徵兵制也改成募兵制。洪仲丘事件導致軍法審判被廢除,可以說是大勢所趨的高潮。
這個趨勢簡單說明一件事:台灣有一定比例的族群,不要戰爭。柯文哲或「柯文哲們」,之所以「兩岸一家親」,不見得是親中愛中,他們最根本的動機,就只是不要戰爭。
如果「獨派」想要透過和平公投獨立建國,那麼,就必須說服「柯文哲們」、取得他們的支持,才可能過半。
說服「柯文哲們」有兩條路徑:
其一,是讓他們接受「即使台灣宣布獨立,兩岸也不會發生戰爭」。
其二,是鼓舞他們「為了台灣獨立,我們不必害怕戰爭」。無論其一或其二,重點是:說服「柯文哲們」、爭取「柯文哲們」,而不是排擠「柯文哲們」、把「柯文哲們」推向敵對陣營。
柯文哲或「柯文哲們」未必沒有「本土意識」、「台灣價值」
迄今為止,我尚未聽聞柯文哲返鄕祭祖說什麼血濃於水之類的話、公開或私下表示過對長江黃河祖國河山的憧憬。反倒是陳水扁、呂秀蓮都曾回到「原鄉」掃墓,李登輝則是想走「孔子之路」遭拒。
柯文哲的「聖地」,始終是台大醫院,一家在台灣、台北市,他可以發揮專長治病救人的醫院。
「柯文哲們」和「藍的」很明顯不一樣,可以輕易區別。他們根就在台灣,沒有「尋根」的歷史情結;即使去上海打工,也不見得會去祖父、曾祖父……老祖宗的出生地追思緬懷。他們跟「紅的」更不一樣,他們不是收受對岸金錢利益的匪諜或共匪同路人。他們在 2016 年力挺周子瑜;他們對黃安、劉樂妍深惡痛絕。
「把盟友誤當敵人」,在歷史上有數之不盡的失敗經驗。而現在、此時此刻,「獨派」正深陷這錯誤泥淖無法自拔。和平公投獨立的正確方法,就是要愈搞愈大、爭取更多台灣人民的支持;在過半、多數的支持下,獨立運動才可能成功。
把「柯文哲們」切割出去,「獨派」只會愈來愈孤芳自賞。
(本文經專欄作者 陸之駿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獨派請你說服我,沒有「柯文哲們」,獨立公投如何過半?〉。首圖來源:柯文哲 臉書。)
推薦閱讀
【陸之駿專欄】這是什麼招?國民黨可能把桃園市長候選人改成傅崐萁?
【陸之駿專欄】不是藍綠也不是時代力量,我看好綠黨能讓台灣政治更健康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棄藍綠挺柯文哲?用貼切的「麵店」理論讓你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