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日前發布了一則文章,內容講述台灣人移民到中國的情況,由於將移民到中國的台灣人形容為「脫台者」,引發正反方論戰。
BuzzOrange 徵才:社群編輯 >> 詳細職缺訊息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國際政經觀察家開始!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以及相關文字作品寄至 [email protected]
有脫歐、脫北,當然就有脫台?
該篇文章指出,「在英國人脫歐、朝鮮人脫北之後,最接近類似概念的新詞語應該算是『脫台者』」而脫台者的範圍包括到中國工作、生活、經商、求學的台灣人。
另外,台灣人到中國設籍之所以成為話題,是因為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日前轉述中國專家的話,表示如果民進黨政府繼續以懲罰的手段讓在大陸發展的台人「有家難歸」,北京方面將考慮發放中國身分證給這些台灣人。

林毅夫。來源:中央社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文中也點名到林毅夫,他在金門前線服役時叛逃至中國,並受到對岸的重用,卻在父親過世時因為輿論的壓力而無法回到台灣奔喪。還有中共十九大黨代表盧麗安,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台灣高雄人,但在上海復旦大學任教後就長期定居於中國,日前已經被台灣政府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取消中華民國國籍。
而在台灣聲名狼藉的過氣藝人黃安,在文中被歸類為「半脫」的「脫台者」,這類人儘管在中國長期生活,甚至可能表現出忠於「祖國」的行為,但是並沒有放棄中華民國國籍,也常常回來享受台灣的醫療與健保。
脫台者只多不少?
文中指出,根據台灣內政部統計,2004年至2017年,一共有567名台灣人因為在中國大陸設籍而喪失台灣人民身分。
作者並且強調,在中國推出「惠台三一」等一連串拉攏台灣的政策之後,所謂的「脫台者」將只增不減,甚至是目前在中國發展的台灣人也極有可能入籍中國,成為真正的「脫台者」。
支持者:反映台灣困境
向來最支持此類言論的媒體當然認為外媒發明「脫台者」這個詞是再洽當不過了。
對於BBC的文章,中時寫了一篇〈脫台者折射台灣困境〉文章表達高度的贊同,也趕緊將今年赴中就學的大批高中生形容為「對台灣感到失望的人」甚至不忘再次強調「前進大陸意願高」。

來源:中時
也許台灣的政府真的有很多該加強的地方,但是一聽到「脫台者」這樣的言論,就急忙把所有台灣的困境推到「全面執政」兩年的民進黨政府頭上,完全忽略人才跨國流動是全球趨勢,甚至連中國打壓台灣所造成的外交問題都不談論。劈哩啪啦講了一堆台灣的不是,好像那些到中國求學、就業的台灣人都非常討厭自己原本的國家,恨不得馬上成為所謂的「脫台者」一樣。
反對者:台灣絕非一個公民費盡腦汁才能「掙脫」的國家
對於BBC的新發明,也有許多不領情的人。旅美華裔作家余杰就在蘋果日報投書,指出原文作者將到中國發展的台灣人與「脫北者」相提並論,甚至給予新的封號,是把台灣與北韓畫上等號,也是對台灣的的有意污辱。
他在文章中提到,「台灣是亞洲民主自由指數名列前茅的國家,台灣公民可以自由地出入國境,包括去中國。」
許多網友對於「脫台者」一詞也感到不以為然,因為這個詞幾乎囊括了所有到中國發展的台灣人,不管有沒有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若是用同樣的邏輯,這個地球上不在自己母國求學、就業的人,豈不都是「脫逃者」?為什麼十幾年來放棄中華民國國籍到中國的這5百多人就這麼特別,要另外給一個「脫台者」的稱號呢?
推薦閱讀
台灣要如何從「國際孤兒」轉變成受國際尊重的「民主輸出國」?
當社會氛圍與媒體過度宣揚中國教育的各種好,你真的相信嗎?
【投稿】斷交潮襲來,台灣何不建立中華民國第二共和?
參考資料
脫台者折射台灣困境
何溢誠》從「脫台者」到「融陸者」
【專欄】 脫台者:爹親娘親不如共產黨親
遊走兩岸之間的「脫台者」
余杰:脫北者與脫台者
[問卦] 「脫台者」一詞是否真存在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黃安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