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錢攻勢下,台灣外交要怎麼走出活路?
5月24日非洲布吉納法索宣布與台灣斷交,蔡英文總統當晚立刻召開緊急記者會說:「(對於)中國的蠻橫作為…我們不會再忍讓。」
在獨裁共主習近平的強力主導下,中共對台灣國際空間打壓在過去 2 個月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點。
年初中國單方面實施 M503 航線幾乎壓上台灣海峽中線;4月,中國解放軍軍機「轟六K」繞台巡航挑釁台灣空軍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5 月初,中南美多明尼加才剛結束與台灣邦交關係,5月底布吉納法索也轉投入中國懷抱;民進黨執政兩年,台灣至此已少了 4 個邦交國。期間正進行的國際衛生組織 WHA 年會,台灣被全面封鎖,同時間全球各大航空都收到中國要求把台灣列為中國一部分的通牒。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國際媒體說,這是因為台灣當局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責任完全在民進黨」。
2014 年地方大選、2016 年總統與國會大選,民進黨連續兩次大選獲得壓倒性勝利。這是自由台灣,透過選票表達的民主社會共識。耿爽口中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意思其實是,責任完全在「民主台灣」。
令人意外的,是民進黨不是習近平
習近平的強力打壓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民進黨黨綱明確表示:「追求台灣成為正常國家」。真正令人意外的,是民進黨面對中國如此脆弱。
經濟改革開放到今年正好 40 年,中國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習近平擁有比任何一屆中共領導人更強大的能力,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處處支絀難行。現實如此,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卻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對中國的蠻橫不再忍讓」?
總統府記者會上,蔡英文總統說,「(我們)只會更加堅定決心,繼續走向世界…在經濟與安全層面上(與國際社會)建立更多實質夥伴關係。」她的背後,左右站著行政院長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外交部長吳釗燮、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與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等外交體系館員列陣在後。
這句話合情合理。但是,若民進黨政府真的這麼想,我們不禁疑惑,蔡總統身後的技術官員陣容,怎麼經濟部長、科技部長、國發會主委、NCC主委、科技政委等沒一起列席?這幾個部會都是台灣與國際社會「建立經濟上與安全上實質夥伴關係」的基本備戰範疇。若再仔細檢視過去兩年施政,這些部會所負責的範疇,也恰恰正是民進黨給予技術官僚最少資源關注,導致台灣與國際社會現實脫節最嚴重的領域。
兩個台灣總統必須回答的問題
要抵抗獨裁中國的影響、要維繫自由民主的空間,台灣就必須轉身對世界其他市場開放,讓台灣成為全球社會不可或缺的分工角色。
要達到這個目標,執政黨必須有能力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在經濟面,當全球科技產業快速變遷,台灣擁有什麼分工角色與位置,讓我們可以跟國際市場建立不可或缺的實質夥伴關係?
第二,國際社會安全面,台灣面對全球網路資訊安全治理危機,在國際社會上擁有什麼不可被取代的分工利基?
蔡英文總統幕僚團隊;賴清德與陳菊所帶領、以民進黨新潮流系為決策核心的行政團隊;民進黨國會黨團 68 位立法委員,任何一位,如果對上述兩個問題沒有認識、沒有應對草案、甚至不理解為什麼這是台灣抵抗中國的關鍵戰略,民進黨就不具備帶領台灣對中國蠻橫不再忍讓的治理能力,也愧對兩次選舉的高得票率。
科技產業變遷過去 10 年改變世界的力道如此之強、速度如此之快,台灣執政當局對這股能量的理解不只付之闕如,甚至正無意識地,加速台灣從世界新經濟的分工陣列中退位。
不只失去邦交國,台灣也正快速失去經濟談判籌碼
對關心民主未來的 50 歲以下台灣世代而言,執政黨的錯誤施政與不當作為,讓台灣不斷失去在全球產業經濟分工的談判籌碼,是比中國打壓更嚴峻的問題。
就在蔡英文灰頭土臉的舉辦緊急記者會同一週,40 歲的法國總統馬克宏意氣風發的宣布,Uber 將在法國巴黎投資 2,340 萬美元設立先進技術研究中心。Uber 執行長庫司洛沙希在同一則官方貼文說:「因為法國擁有世界等級的工程師與技術,所以 Uber 要和法國一起改變運輸行業的未來。」
這是 Uber 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研發中心,也是馬克宏的經濟外交成果。
Uber 在法國市場運行其實並不順利,今年(2018) 4 月在歐盟最高法院官司敗訴後,Uber 幾乎無法在法國繼續營運。對 Uber 稍有一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庫司洛沙希接手 CEO 一職後正戮力讓 Uber 上市。馬克宏看準 Uber 這個困境,及其背後幾乎囊括全球科技業龍頭如 Google、Apple、騰訊、軟銀等的股東力量,火速和 Uber 在 5 月達成投資協議,引入資金與矽谷技術,不管最後研發成果如何,巴黎自此刻已經擠身全球智慧運輸產業先進技術城市之一。
馬克宏的經濟外交戰略,把談判對象從國家單位擴及跨國企業單位,讓他的「讓法國再次偉大」的歐陸霸主野心,展現出完全不同於舊政治人物的視野與作為。
Uber 在台灣長期營運也踢到鐵板,民進黨勝選後的這兩年,卻完全沒有運用完全執政優勢,只讓交通部下屬公路總局的罰單執行層級處理 Uber 問題。
於是,號稱擁有國際等級軟硬工程師陣容的台灣,宣示要讓台灣變成亞洲矽谷的蔡英文政府,面對 Uber,至今手上的籌碼只有卡在行政法院裡的 100 億鉅額罰單,而以 Uber 目前的估值來看,就算行政法院判交通部勝訴,Uber 恐怕也付不出來,最終選擇可能就是離開台灣。
面對同樣的談判對象,馬克宏拿到了價值超過 7 億台幣的實質投資,尚未計入其後創造的就業機會、跨國人才技術交流、與跨國企業深不可分的連結關係,以及長期的產業創新綜效價值。
付之闕如的經濟外交戰略,才是台灣真正的危機
台灣政府未善用國家公權力談判能量、錯失和世界企業強權建立「實質夥伴關係」機會的案例不只一樁。
公平會重罰高通 234 億元一案,台灣和中國、韓國一樣讓高通付出壟斷市場的代價,但台灣政府與全球 5G 技術龍頭高通的談判關係,在高通繳清罰款之後,自此也就兩不相欠。至於蔡英文政府喊出的 5G 產業戰略政策,台灣一樣處在缺乏戰略與優勢合作夥伴的困局裡。
再舉一例,5月25日上路的歐盟最新隱私權法規 GDPR 的嚴格程度前所未見,影響擴及全球企業,台灣即使已經擁有相對嚴格的個資法,卻不在歐盟公布的第一批適足性國家名單中。因為,台灣個資法執行權責分散,並未落實,也錯失證明我們能在安全上成為良好國際戰略伙伴的絕佳機會。
交通部公路總局、公平會等單位,在這些案例中都善盡職責,缺位的,是執政核心領導者、也就是民進黨的全球數位治理思維與能力。這是為什麼,珍視台灣民主體制並想要捍衛下一代自由的台灣社會,這兩週以來會如此惶惶不安。
中國在非洲佈局超過 30 年,布吉納法索的叛離恐怕也不是因為錢而已。中國華為集團很早就去布吉納法索協助佈建完整的電信網路,中國和布國 2017 年的貿易額度是台灣的 22 倍,布吉納法索從中國拿到的不只是金錢,而是長期發展的機會。
台灣呢?缺乏邦交國,也沒有和國際龍頭企業建立經濟上與國際安全上的實質戰略關係,要在地球村裡爭得一席之地,除了拿出100萬美元給世衛組織之外,我們要拿什麼爭得「自由台灣得以存續」的全球共識?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總統府新聞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