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選這篇文章】
為了支撐這個超級少子、高齡化的社會,與其將女性們作為廉價勞動力使用,扣在緊箍裡,遠遠不如讓她們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過上自立的生活。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日本進入了女性貧困時代,我們該怎麼辦?
(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Max Panamá,CC licensed
本文選自:南周知道ID:nz_zhidao
《悲慘世界》裡有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美麗的芳玎被逢場作戲的輕薄子玩弄拋棄,生下女兒珂賽特。為了避免被非議,也為了有時間掙錢養孩子,就把孩子寄養在開小旅館的泰納迪埃家,這家人異常貪婪,他們想方設法向珂賽特的媽媽敲詐孩子的生活費,還對小珂賽特虐待、毆打、侮辱、懲罰,小珂賽特寄人籬下,還充當傭人幫工的角色,生活非常悲慘。而芳玎也一再淪落社會底層,為了支付寄養孩子的賬單,她10法郎賣掉一頭秀發,40法郎出售了自己的兩顆門牙,最後淪為娼妓,形容枯槁、病入膏肓。
維克多·雨果在19世紀就寫出了女性貧困的案例,並揭示了女性是如果一步步被剝奪被欺辱被邊緣化的。如今,世界格局翻天覆地地變化,芳玎們的情況怎麼樣了呢?

圖片來源:臉書專頁Os Miseráveis
日本NHK(日本放送協會)曾經製作過一組名為《女性貧困》的特別節目,採訪和記錄了多位貧困女性的生活。節目中顯示,在早已進入發達社會的日本,依然有很多女人生活在困窘的狀態中,有青春少女,還有單親媽媽。她們因不同原因無法得到父親和丈夫的供養,但又因女性或母親的身份,難以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並因此將貧困“代際傳遞”給下一代。
節目也對女性陷入貧困做了很多分析,揭示了日本傳統默認的「男性工作賺錢、女性照顧家庭」的模式對女性來說暗藏危機。中國與日本的情況雖大不相同,但在中國城市中,由於二胎放開,全職主婦逐漸變多,女性所面臨的形勢也更嚴峻了。
無論是喪偶還是離異,一旦「失去男人」,女人的生活水平和社會階層難免會受到影響。就像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被迫離婚,一夜之間,從闊太淪為底層,如果沒有閨蜜幫助、沒有「瑪麗蘇」人設,缺乏職場生存能力的她處境無疑會極為艱難。殘酷的現實是,生活不是電視劇,現實中的女人大多數都沒有主角光環的加持。
女性要避免或擺脫貧困,首先要克服的是「觀念貧困」
文明發展的大趨勢是社會逐漸進入了「原子化」時代,每個人都變得越來越獨立,在農耕時期,「男外女內」、「男耕女織」的分工可以保證生產的高效,如今,家庭結構已經不能滿足當代文明的發展需求。而隨著社會資源爭奪日益激烈,近年來呼籲女性回歸家庭的聲音甚囂塵上,一些不切實際的輿論指向宣講讓女性致力於做賢妻良母;將女人物化矮化,只讓她們安心被圈養在家庭當中無償勞作。
身為女性,智商要保持時刻在線,對於諸如「女性不管怎麼玩,最後結婚靠老公養活就行了」、「丈夫就是用來付賬的」、「我負責貌美如花,你負責賺錢養家。」、「男人掙了錢不給你花,就是不愛你。」這些弱化女性的言論要心存警惕。
這種「觀念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因為它會在潛意識中弱化了女性掌控自己生活的意識,在不容樂觀的現實環境中,這無疑會使她們對生活風險的抵禦力變得更弱。
其次,女性要警惕「信息貧困」
近幾年,隨著生育政策的改變,以及保姆等家政服務的價格越來越高昂,可以明顯感受到,全職媽媽的數量在逐漸增加,其中的高知女性也越來越多。延續幾十年的「雙職工」家庭模式將會受到挑戰,白領女性將迎來一波回歸家庭的潮流。而另一方面女性都要面臨的問題是:婚姻關係的穩定性已大不如前,中國的離婚率正在逐年上升。
據英國《經濟學人》網站報導,2015年中國離婚的夫婦達到380萬對,比10年前的兩倍還多。在信息就是資源,就是生產力的現代社會,女性一旦脫離專業、遠離自己奮鬥的職場圈子,信息就會更加閉塞,逆襲的機會將更加渺茫,一旦婚姻出現變故或者生活出現意外,女性將滑落底層,幾無還手之力。
因此,女性要脫貧,就要先從孩子抓起,女孩要改變命運,或者不被命運扼住咽喉,必須要擺脫「教育貧困」。中國的教育比日本要公平,學費也沒有日本昂貴,政府對貧困生補助力度越來越大,只要成績優異,依靠貸款完成大學教育問題不大。可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女生有強烈的緊迫感和求知欲,有全力爭取好的教育資源的慾望和動力。
畢竟,豐富的見識、開闊的視野、專業的學識、精湛的技術,都是狂風惡浪裡的渡船,會在危難時刻將你從命運的泰坦尼克號上救援出貧困的深淵。女孩開始就要明白,錢還是自己掙來的踏實,不要有依附心理和僥倖心理,作為現代女性,對於我們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和照料好孩子了,而是即使進入婚姻,也要保持進取心和事業心,即使有一天婚姻失敗也可以養得起孩子。
不管結婚還是不結婚,獨立的經濟能力都非常重要。所以已婚女性們也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只有不斷進步才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獨立堅強這款標配軟件,每個現代女性必須努力加載。
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講,女性問題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
支持女性作為一個個體生存和發展的社會構造發育的並不充分。即便是職場女性也不一定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做到全部經濟和人格獨立,女性的工作性質也並不都是真正能實現自我理想,純粹是因為工作而去做一件事,只是為了求生而沒有發展,對女性來說依然是個桎梏。

圖片來源:pxhere,CC licensed
因此一味的要求男女平等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女性自己要獨立堅強,社會也不能等閒視之,政府要從政策上有態度有傾向,媒體要從輿論上有正確的引導。
女性問題,並不是一句「女性獨立」就可以解決的,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女性身上,並不公平。畢竟女性不僅要生存,還有生兒育女的社會責任和自然屬性,女性的生存境遇、就業環境,個性發展,不僅關涉到女性自身的生活質量,還與下一代的成長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休戚相關。
如日本NHK節目裡所說:“為了支撐這個超級少子、高齡化的社會,與其將女性們作為廉價勞動力使用,扣在緊箍裡,遠遠不如讓她們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過上自立的生活。”女性貧困的現象,不只是一個關乎性別平等,或者家庭結構的議題,更是關乎一個族群的長遠發展的問題。
本文選自:南周知道ID:nz_zhidao
推薦閱讀
日本相撲協會禁止女童參加,傳統就能將歧視女性轉為合理化嗎?
誰說女生只能被動?顛覆男性主導的約會遊戲規則,女性主義者必備的交友軟體登場!
(本文經南周知道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日本进入女性贫困时代,而我们需要警惕了〉。首圖來源:Max Panamá,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