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不僅未邀請台灣,還封殺Taiwan字樣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今日起在日內瓦召開,而WHO昨日上午,在聯合國歐洲總部前的廣場有一場WHO舉辦的健走活動,各國逾1000人熱情參與,其中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的「2018台灣加入WHO宣達團」成員們,持WHO support Taiwan及Taiwan support WHO標語進場時,其中有一名穿著運動服裝男子立刻將他們攔下,並要求沒收相關標語。
協助報名且同行的瑞士關懷地球基金會(Earth Focus Foundation)副總裁傅莉(Nicola Spafford Furey)隨即詢問這名運動裝男子的身分及證件,雙方言語一陣你來我往後,2名警察前來查問,要求傅莉出示證件,但看到現場有媒體拍攝,於是將傅莉帶到另一端問話。
最後警方要求參與活動成員不得持政治性標語,也不得露出Taiwan字樣T恤後才放行。
傅莉事後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她向警方表示事前已經註冊,警方詢問到底要在這裡做什麼,但她回答大家只是要參加健行,警方很擔心會出現任何示威,因此要求不能造成任何問題。她說,實在很不懂為何一個國際組織竟會踢走一個國家。
防堵聲量擴大,WHO阻台灣媒體進場採訪
台灣不僅未獲邀參與2018WHA,就連台灣媒體也無法申獲WHA採訪證入場採訪,外交部對此表達嚴正抗議與譴責,呼籲WHO尊重新聞自由。
外交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對台灣媒體今年仍無法申獲WHA採訪證入場採訪,「表達嚴正抗議與譴責」;並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各會員國及國際媒體,同聲要求WHO尊重、維護新聞自由,而非為政治目的服務,剝奪台灣媒體應有的新聞採訪權利。
不只WHA,連Google都受到中國政治介入?
據了解,Google新聞會依據使用者設定語言地區推送不同地區的新聞,而從19日開始,有使用者在選擇語言為「中文/台灣」後,發現推播地點的繁體字「台灣」不見了,竟全面變成簡體字的「中华民国」,就連熱門標籤也變成簡體字。
此事引發了網友討論,懷疑Google是否因為中國的政治介入,導致名稱的更換,許多網友也紛紛表示無法接受。
對此,Google官方在收到使用者回報後,發表聲明:這是系統出現錯誤,目前正積極修正當中,同時也強調和政治議題並無關聯,純粹系統出錯導致。
事實上,這並不是Google首次捲入兩岸政治敏感議題,2017年有使用者點選Google新聞左側的「兩岸」新聞分類時,竟然發現無法顯示任何報導,後來發現被歸類到「國際」。當時也被外界懷疑Google支持一邊一國。
而當時Google回應,「在Google新聞進行改版後,我們也進行了許多後台系統的異動,而這影響到了兩岸項目的內容呈現。目前我們正在積極修訂中,預計不久後兩岸項目的內容檢視就會恢復正常。」
加拿大航空也屈服北京,寇謐將:台灣可以要求法院裁斷
針對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等國際航空公司陸續屈服於北京當局壓力,將網站上的航點「台北,台灣」改為「台北,中國」,寇謐將19日時在網路媒體「台灣守望」(Taiwan Sentinel)發表專文表示,如果北京打算利用它的法律勒索國際社會孤立民主,台灣也可以要求法院裁斷。
旅台加拿大時事評論人寇謐將表示,自1月以來,至少有12家航空公司服從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的要求,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和澳洲兩國政府公開指責北京向私人公司施壓是不恰當的,白宮更稱之為「歐威爾式的胡言亂語」。
寇謐將說,各國政府在這件事上能做的不多,因為如何因應是民間企業的權限。政府可以公開確立基調,為企業抵抗北京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可以強調中國的要求涉及爭議性的領土主張,政治性遠大於法律性。
中國無處不介入,台灣該怎麼辦?
從WHA、各大航空業再到Google的系統錯誤事件來看,中國在世界上處處打壓台灣,就連2020東京奧運,現階段台灣都還是只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出團。
會發上如此打壓事件,最直接的就像如同寇謐將所說的:與中國相比,台灣市場小,正面對決未必有用。該如何在國際上保有台灣的一席之地,除了讓其他國家不受中國影響外,台灣應要將自我的國際地位提升,如馬紹爾衛生部長卡內克(Kalani Kaneko)表示:不僅台灣需要WHO,他也真切地認為,WHO也需要台灣。
推薦閱讀
「全球衛生不應被中國綁架」繼各國聲援後,美國眾議院發函挺台灣參與 WHA
【細菌不懂九二共識】由美國主導,WHA 跟上流行,力挺台灣不甩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
上報:Google新聞將台灣改「中华民国」 官方回應:系統錯誤
中央社:日內瓦世衛健走活動 警方封殺台灣標語
中央社:台媒申請採訪WHA遭拒 外交部嚴正抗議
中央社:寇謐將:航空公司改名 台灣可考慮提告反擊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報橘後製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