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閱讀這篇文章】
我們所談論自由、愛情與信仰時,這三樣元素建立在自我價值建構上,他人的辯論或許於事無補。但當我們去闡述小說角色裡的那種愛戀,生命裡的某個片段於是相呼應了。無論你經歷過哪一種愛戀,是瘋狂的、單向的?像是龍捲風轟轟烈烈掃過,還是如白開水一樣無味卻是必須。捍衛過的信仰、追尋過的自由,都是生命走過的最佳印記。你也曾遇過你生命中的神秘女子/男子嗎?(責任編輯:翁筠茜)

圖片來源:Theo Crazzolara,CC Liscened。
文/《神秘女子》
日記(節錄)
20160622
說到底,我真正想寫出來的,或許就只是愛情,就只是這麼直接簡單的東西,也可說是一件人人皆能懂得的事情。也許,有人會覺得為什麼不寫一些更加嚴肅或是高尚的題目,譬如對革命與公平正義的呼喚?對我而言,愛情與革命的本質,本來就是一樣的,因為其中都存有人類共有的苦難與殘缺,也有著自身永遠難於克服的不可完成性。書寫愛情的故事相對要簡單些,只要記得要與角色一起經歷痛苦與幻滅,讓自己真正去遭逢同樣的切身之痛,基本上就是足夠。然而,關於處理革命的所有相關故事,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與別人的苦難,分別開成兩件相對望的事情,有時因此會把別人血淋淋的生命故事,無意間當成一個事不干己的理論或題材來看待,因此想要真正處理得適切,我覺得更是困難與危險。
但是,即令是寫一個愛情故事,要真正與受苦者一起同感身受,依舊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就譬如今天我再次收到這一封從出版社轉來的奇怪信件,我在耐心閱讀完之後,就獨自走到陽台上,用打火機把這封信燃燒掉。然後,我一邊抽著煙,看著信紙逐漸萎縮乾涸成一片黑色的灰燼,形貌依稀可辨,卻實質已然無存。同時,開始泛泛思想著,怎麼現在還會有這樣癡傻的女子,完全能沈浸在自己的想像世界裡,並且還繼續顯現出如此的自我說服態度,與完全心意堅定的意志力呢?
最初始收到信時,裡面蘊藏的情感與某種怨懟心情,讓我著實有心慌的感受,甚至還懷疑真的是否曾經認識過這樣的一名女子,或是在過往不小心疏忽傷害過誰人的感情。我認真地看著每一封由出版社轉來的信,淡粉紅色的信封信紙裡,細線條黑色簽字筆所書寫的笨拙內容,甚至還隱隱飄出來有些刺鼻的人工香味,已經成為我日常生命所慣於接受的一件事實。尤其每封信的格式幾乎都是一樣,只是次次都會以一種親暱怪異的不同稱呼方式作起頭,彷彿我們早已是熟知彼此的戀人那樣,結尾則簽著同樣怪異的一個英文名字,從來沒有留下真實名姓以及回信地址。
起初,我試著如往常般的平淡做處理,像是這種沒有回信地址與寄信人真實名姓的信件,就是簡單地置之不理。然而,不久卻發覺她一直十分規律也定期地寄信來,讓我幾乎都知道何時即將收到下封信。我開始有些擔憂,就把接續收到的幾封信,一起交給我的律師與擔任心理醫師的朋友處理,他們立刻確定的告訴我說,應該就只是一個有妄想症女子的作為,很可能又正好是你的書迷與粉絲,所以選擇將你當作她日常生命裡投射的幻想對象而已。
「由於她目前的書寫,對你只有無盡的仰慕與讚揚,並沒有構成任何的威脅壓迫,因此暫時沒有必要、也還不足以能採取什麼法律行動。除非她明確暗示了什麼威脅性的行為可能,或是做出傷害性的話語攻擊,否則你只能被動的觀察與自我保護。」我的律師這樣講。
「確實看不出什麼立即的威脅與法律反制的必要,但是我覺得你還是要多加小心,妄想症者是會自己發展各種現實假設,並因此配合做出自身的下一步行動。所以,你雖然完全不可以主動回覆做出任何反應,但還是要去看她寫信的內容,留意觀察她是否有任何激烈的情緒變化,好讓自己可以未雨綢繆的做些預備。」心理醫師的朋友這樣做建議。
我承認一開始閱讀這位女子的信時,確實會讓我心生不舒服的感受,像是被強迫吞嚥下什麼噁心食物般的反胃。那些溢美的稱讚,以及對於未來共同生活的美好憧憬,完全撩撥不起我心念的任何波瀾。然而,出乎我意料外的,隨著時日過去漸漸閱讀下來,並透過她對於自己生活偶爾的描述表達,以及日常口語化的書寫語氣,我對這個陌生人似乎有些熟悉的感覺,甚至開始好奇關切起她所描繪的私己人生點滴。
我有些像一尾不覺間上了鉤的魚,允許她以日常的瑣碎生活,逐步干擾介入我本當屏蔽護衛的完整世界。畢竟,我對她這樣不間斷信件的擔心,最初是始於她是否會在肢體與日常作息上,忽然對我造成任何有形或無形的傷害。但是隨著時日久遠之後,我發覺其實漸漸會積累與高昇的憂慮,反而是來自她究竟會不會變成我日常生活節奏的干擾,以及是否會造成我創作小說過程裡,某種思考發展與情緒掌控的阻礙。

《神秘女子》。圖片來源:博客來。
【阮慶岳X蔡瑞珊對談講座】
「關乎『愛』,談論一種超乎尋常的範疇」—— 神秘女子的自由、愛情與信仰
時間:5/17(四)19:00-21:00
地點:青鳥書店
與談人:阮慶岳、蔡瑞珊
入場方式:填寫報名表單後,現場繳交150元入場費,附台灣在地茶飲。[自由的追尋X愛情的本質X真正的信仰]
「即使這本小說的人物不少,但是都統一在共同的型格上,那就是追求絕對的生活自由,不為一切所役,遇到與人有瓜葛,馬上就處理掉,並且孜孜矻矻做到這一點,非常有力,劍及履及。」宋澤萊在本書末寫下對於書中角色的描述,《神秘女子》故事寫著中年獨身男作家,離婚陷入某種被枷鎖綑綁的困境當中,這似乎背負著一些中年男性皆擁有的危機感。
他想要寫一篇小說,關乎「愛」的神聖議題。
卻開始收到莫名女子的愛慕來信,故事沿線逐一出現的三位神秘女子,和男作家命運相互交織。
於是乎,因為愛產生了困境和沉淪…
推薦閱讀:
《樂來越愛你》128 分鐘的啟示:夢想、現實以及愛情路,真的注定是要互斥的嗎?
【青鳥專欄】放下一生的摯愛 是最難的一課
【青鳥專欄】那些最靠近你的傾訴,詩人陳繁齊說給你聽
(本文摘錄經 青鳥書店 授權於 BuzzOrange 刊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Theo Crazzolara,CC Lisc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