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閱讀這篇文章】
台灣冷戰時期詩人洛夫、余光中、周夢蝶、商禽相繼殞落,此時的我們站在一個回首與瞻望的交界點。
青鳥書店邀請須文蔚教授規劃一系列詩講座,以「讀懂欲言又止的時代:台灣現代詩與傳統的聯繫」為題目,邀請兼具詩人與學者身份的羅智成、唐捐、徐國能、林餘佐、廖宏霖,分享閱讀與創作的奧義。
今天,我們讀洛夫的經典著作《漂木》,為全詩三千行的長詩,匯集了他畢生的歷練。(責任編輯:高聖雅)
第一章漂木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以日遠。
——屈原〈哀郢〉
1
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為嚴肅
落日
在海灘上
未留一句遺言
便與天涯的一株向日葵
雙雙偕亡
一塊木頭
被潮水沖到岸邊之後才發現一只空瓶子
在一艘遠洋漁船後面張著嘴 唱歌。也許是嘔吐
瓶子 浮沉浮沉 浮
煙 浮沉沉 浮
天空 沉浮沉 浮
開始漲潮
木頭攀升到
一排巨浪高高舉起的驚惶中
一塊木頭罷了
把麻木說成嚴肅
把嘔吐視為歌唱
任何鏡子裡也找不到這種
塗滿了油漆的謊言
史籍裡攪拌了太多的化學物質
而讀史人大多喜愛甜食
偶爾在憂鬱的早餐上撒點鹽
下午的愛情便不至於
淡而無味了
他們最怕看到
琉璃多彩的歲月
在焚城的大火中化為淒涼的夕陽
結論 下結論過早
與其草草
何不留下空格
讓那塊木頭──
不,那漂泊者的
散落在沙灘上的骸骨
去填補
木頭
玄學派的批判者
不見得一直是絕望的木頭
它堅持,它夢想
早日抵達另一個夢,一個
深不可測的,可能的
叛逆
它的血,奮力從
焚燒時的火焰中飛起
它的信念可能來自
十顆執拗的釘子
而生銹
是在那人一舉起鐵錘
就開始了。死亡
距離下一次輪迴
總得好幾年吧,還得加上
另一個寡慾的秋天
以掉葉子代替落淚的秋天
是以,等了千多年的
世界末日,仍在
那燈塔的鐘聲中搖晃
且不斷有人告知,所謂世界
末日,不見得比
旗桿上突然升上一條褲子更為嚇人
其實,有些不明飛行物
只是在尋找回家的路
凡新生事物都容易令人感動
向日葵也是如此
經常因地中海太陽體溫的驟降
黯然垂首
開始落潮
木頭又退回到荒涼的沙灘
時間的盡頭
佛曰: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乃至無老死……
而這塊木頭
已非今日之是
亦非昨日之非
極其簡單的一根
行將腐朽的木頭,曾夜夜
攬鏡自照
做著棟樑之夢的
追逐年輪而終於迷失于時間之外
的木頭
沒有時鐘、日曆、年譜
因它一直掌握著永恆
沒有面具 因為
它沒有容顏
沒有眼淚 因為
眼淚早已借給河裡的星子
沒有水晶球
它已知道前生忌火,今生畏水
當它在陰暗的牆角
再度遇到那把沉默的鋸子
這才知道
驚濤不在遠方
而在胸中
海上,木頭的夢
大浪中如鏡面的碎裂
遂有千百隻眼睛瞪視著
千帆過盡後只留下一只鐵錨的
天涯。最終
被選擇的天涯
卻讓那高潔的月亮和語詞
仍懸在
故鄉失血的天空
它開始起錨,逐浪而行
阿拉斯加的魚群
滿腹疑慮,不知
被誰高高掛在海邊的巉崖上
鱗片在夕暉中淚光閃閃
反映出
那漩渦深處沉船的地方
桅檣猶在顫動,攪得
天空一陣昏眩
木頭,與天涯的魚群,海鷗,水藻
同時心跳
從它們同一頻率的呼吸中
隱隱聽到深沉的
大海子宮內晚潮的湧動
這漂泊的魂魄
隨著浪花的躍起,觀望
日出。等待
一個在霧中極目四顧也看不到的未來
未來是一個魔
一個陌生的隧道
也許是黑洞,甚至於
一個難以作答的叩問
但,與其等待
不如解纜而去,不如
切斷
那根唯一連繫大地的臍帶
港口的膻腥
見證著一部苦鹹的歷史
遠海,藍鯨成群而來
噴出了鋪天蓋地的岑寂
這裡不聞鐘聲
風雨是唯一的語言
千噚以下,諸神在側
守護著
船底滿艙的亡魂
那故事
早已全身長滿牡蠣
你如看到有人涉水而來
極可能就是那位很瘦的
形上學的權威
而那漂來的木頭
竟然把躺在沙灘上喘息的教授當作自己
把橫行於他腹際的
一隻螃蟹
視為海神的暗喻
此時木頭逐漸逼近
緊緊頂住老教授的脊背
咔嚓!木頭嵌入他的體內
天地忽焉合一
他發現身上多了一根骨頭
多了一具堅挺的
器官,一個廣場上的旗杆
亢奮時
他那形而上的臉在風中
颯颯作響
而哲學則有陽痿的趨勢
於是他舉起那根旗桿一陣亂搗
天庭崩塌,眾星紛紛滾落
一群專門啃食邏輯的蠹蟲
從他那厚厚的玄學著作中逶迤而出
書頁間的縫隙中
時間與蠹蟲
都露出森森的白牙
把老教授咬得振臂高呼:
棄──智
絕——聖
而他體內的木頭也掙扎慾出
一種絕望的
非生育的陣痛
且頻頻輕聲呼叫;
相濡以沫
不如
相忘於
江湖
推薦閱讀
曾受諾貝爾獎提名、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首:洛夫今晨病逝
他戳破「反攻大陸」神話,被國民黨囚禁 17 年——台灣人一定要知道的民主鬥士,魏廷朝
台語變閩南語、北京話變國語…… 民謠詩人陳明章這樣控訴國民黨如何「切掉」台灣歷史
(本文摘自《漂木(精裝典藏版)》,經 青鳥書店 授權於 BuzzOrange 刊載,首圖來源:中央社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活動推薦
讀懂欲言又止的時代:台灣現代詩與傳統的聯繫 【系列講座場次】
5/05 ▏須文蔚:詩魔洛夫的秘密武器——抒情傳統與禪思
5/12 ▏徐國能:余光中新古典主義的創新
5/19 ▏唐捐:長歌續短歌——楊牧與漢語傳統文體
6/02 ▏羅智成:我們的古代才開始——《諸子之書》的傳承與創新6/09 ▏林餘佐vs.廖宏霖:抒情傳統與新生代詩人創作
地點 ▏華山1914文創園區「青鳥書店」
時間 ▏19:00-21:00
入場 ▏現場繳交150元入場費,附台灣在地茶飲自由取用。
總報名連結 ▏https://goo.gl/forms/WSZbjdHWe7gmu2n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