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中)和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右二)同台。來源:總統府

美國和中國展開了貿易戰,兩國關係緊張之際,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台灣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美、中的衝突點。

英國《經濟學人》刊登〈台灣再度成為美、中之間的衝突點〉(Taiwan is again becoming a flashpoint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一文,先簡介中國「一中」原則,指美國一直以來都只對台灣輕描淡寫,承認是朋友,會供應軍事援助,但基於對中國的尊重,從不稱台灣是和中國不一樣的國家。

不過,過去三十年來,台灣變為繁榮的民主國家,美國也對台灣釋出越來越多善意。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蔡英文致電恭喜,得到接聽。駐華盛頓的中國觀察員為此忐忑不安。

矛盾的是,川普又重申「一中」原則,申明自己處理任何台灣事務,都會事先徵詢習近平的意見。他也讚賞習近平的權力和施政風格,相較之下,這些都是川普從未對台灣表示過的。

然而,今年(2018)2月,川普更簽名通過《台灣旅行法》,鼓勵台美高層官員互訪;3月,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Alex Wong)來台訪問,並和蔡英文同台。這些,都無不觸怒北京當局。

美國要員訪問北京時就被告知:《台灣旅行法》鼓勵台美交流,可能踰越中方紅線。這比習近平正面對的北韓核問題、中美貿易戰,還更加危險。

文中還提到,美國政府對台友好的鷹派正在抬頭,包括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出任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部長;波頓(John Bolton)將任白宮新國安顧問,他曾主張和台灣復交。另外,黃之瀚來台演講時,也強調美國對台前所未有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透露,今夏,美國在台協會將有一棟新大樓落成,外傳將有一位美國內閣成員參與完工典禮。如果波頓真的出席,中國可能會再次視為警戒。台灣即使不想再度成為美、中的衝突點,也難以避免。

參考資料

《The Economist》:Taiwan is again becoming a flashpoint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延伸閱讀

台灣想要美國的「鋼鋁關稅豁免」就得吃「美豬」嗎?
境外通關全亞太只給台灣——以後到美國不用簽證、也不用排海關了!
美籍台灣問題專家:以前美國覺得台灣只是中美關係裡的殘渣、兩位總統是 trouble maker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