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顧立雄執掌金管會兵符後,三月底公布三大金改政策,其中「金金分離」就是防堵財團染指公銀。然而改革方案卻被國民黨幾位立委大力抨擊。
為什麼顧立雄的改革方案讓國民黨立委們這麼不滿?因為這幾項金改政策,已經踩到了他們的痛腳……(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林宇廷(台大歷史系)
三月底金管會三大改革政策公布後,立即招來國民黨立委的大力抨擊,財政部官員也順著國民黨的質詢,對金管會的改革表示反對意見。
反對派帶頭的曾銘宗、賴士葆、費鴻泰這幾位立委是國民黨財經議題的大將,主打「捍衛公股行庫經營權」的立場看來也頭頭是道,但國民黨什麼時候變成如此在乎政府財產、人民權益,堅持守護金融秩序的政黨了?這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被驚動的政商共生集團
顧立雄去年底上任後宣布要強化銀行的公司治理,三月底正式推出了「金金分離」、「自然人董事」與「從嚴徵收委託書」三項政策。這三項政策的內涵是禁止高層私相授受、釐清責任歸屬、避免少數股東惡意取得經營權。
金管會之所以會推出這三項政策,除了想解決台灣金融業長年的公司治理缺陷,也是因為去年有樺福遠航規避審查入主三信商銀、寶佳集團到處插股金融業,這些進逼的建商勢力升高了改革的急迫性。(蘋果報導:防財團染指公銀 金管會出招 )
但顧立雄推出的解方,卻驚動了向來壟斷金融高層權位的財金幫。因此 3 月 26 日的立法院就傳出了「曾、士、費」三位立委的隆隆砲聲,批評顧立雄的改革措施偏袒財團。費鴻泰還舉台新彰銀案為例,質疑顧立雄是要幫助台新金控取得彰銀經營權。
這幾位國民黨立委雖然擺出捍衛公股的姿態,其實根本是為了守護國民黨長年執政下建立的財金幫「政商共生模式」。(上報報導:【內幕】究責慶富聯貸案換3董座 打破老藍男壟斷公股行庫)
公股銀行盤根錯節的人事內幕
財金幫政商共生模式最有名的例子之一,或許可以舉已卸任的合庫金董事長廖燦昌為例。廖燦昌在馬政府時代積極經營與吳敦義夫人蔡令怡的關係,因此吳敦義當上副總統時,廖燦昌也從當時的台企銀總經理直升董事長。
後來合庫金董事長任內,先是因為林全的面子而不受政黨輪替影響,之後更透過親近民進黨政治人物而在賴清德內閣繼續擔任董座,直到慶富案爆發才中箭落馬。(信傳媒:「誰有權利 他跟誰好」黃國昌點名合庫廖燦昌應下台 )
另一個有名的案例是彰銀董事長張明道,張明道在任這幾年中最重要的事蹟,就是跟台新金控的經營權爭奪戰。儘管法院判決台新金取得彰銀經營權,張明道仍然靠著財政部撐腰而不理會判決,並配合當時的財政部長張盛和大肆收購委託書搶得經營權。(週刊王:揭彰銀董座惡整台新金 )
此外,張明道 2014 年上任至今,每一年彰銀都發生虧損規模十億元以上的負面事件;去年底慶富案彰銀虧損,被財政部以「糾正」縱放;今年初發生彰銀回扣弊案,張明道知情不報,也沒有受到懲處。因為與財政部關係良好,就算藐視司法判決、發生連連弊案,張明道的權位仍然穩如泰山。
最近,金融圈也傳出第一金官派董事王怡心可能會被調動,但是卻被行政院高層擋下,是什麼樣的特殊靠山讓她的地位不動如山?答案是這位王董擁有顯赫的配偶——國民黨資深財經立委費鴻泰。(信傳媒:為什麼不管藍綠誰執政 第一金董事王怡心始終不動如山?)
由於金融業在威權時代是管制產業,加上扁政府時代的少數執政、馬政府時代的政黨輪替等結構性因素,到現在公股銀行內部高層仍然是以「老藍男」為主。金融圈加上公部門的封閉性,使得這他們自身成為一個利益共生的金融集團「財金幫」。
財政部、公股銀行內部被他們長期盤據,配合「曾、士、費」這些藍委護航,讓改革力量難以進入。
瞭解到公股銀行盤根錯節的人事內幕後,也就不難理解顧立雄為什麼會構思「金金分離」、「自然人董事」與「從嚴徵收委託書」等改革政策了。但也正因為這些改革政策打到痛點,所以招徠國民黨立委的強力反撲,其背後的勢力是橫跨全台政商網絡的龐大利益集團。然而台灣的金融競爭力與金融秩序若要提升,就不能放任「財金幫」持續壟斷公股的權利與位置。
推薦閱讀:
【投稿】肥貓誤國!不懂金融的退休官員能當銀行董座,就是台灣官銀年年出包原因
【投稿】你知道政府打算讓財政部官員退休後,直接當董座、薪水三級跳嗎?
【投稿】公股銀行怪象:任期無限制、出事罰銀行不罰個人,這種規定不出包才有鬼
(本文經投稿作者林宇廷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藍委力捍公股銀行經營權,背後竟有這些原因?〉。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