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燃煤電廠環評通過,行政院長賴清德說,深澳燒的是「乾淨煤」。乾淨煤真的存在,於是人們問,為什麼只有台北燒乾淨煤。
區域不平等的問題,不是只有這樁——台中火力發電廠(簡稱中火)長期發電給台北人用,燒出來的髒空氣卻是台中人的肺在用。
林佳龍:哪裡發電,哪裡用!
2017 年 815 大停電凸顯國家能源政策問題,清大榮譽退休教授陳士麟當時指出,首先就是台灣電源仍然不夠,備轉容量依舊不足,才會大潭電廠一跳機就全台大跳電。
第二是為了應付電力需求,一味只在現有的台中電廠、大潭電廠等處擴建增設機組,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就會一出狀況全部無法供電。至於第三個原因,陳士麟說是火力電廠不如核能電廠的風險評估要求高。
那次停電除了人為疏失,也讓大家對台灣電力供輸系統捏把冷汗。環團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當時就指出,全台大停電凸顯台灣現行集中式電網的脆弱,使得中油一個小小人為疏失,就造成大潭電廠大量機組跳電。
台中市長林佳龍也對媒體表示,國家能源政策應全面體健,而建置區域電網是改革重點;他說,台中火力發電廠在台中,當初就是希望「哪裡發電,哪裡用」。
總統蔡英文也在當時說,要全面檢討因為人為疏失而輕易癱瘓的供電系統:
https://www.facebook.com/tsaiingwen/posts/10154523418426065
為什麼中電得北送?如何拯救台中人的肺?
根據台電的供電系統介紹說明,台中的電得送台北用的原因是:
「各區域內電力供應維持發電與用電相當為最佳,若區域內發電不足以供應用電需求時,必須透過跨區輸電幹線輸送融通電力支援。
以105年北部地區為例,雖區域供電勉達平衡,但電源僅占全系統 (34%),用電量卻占 (39%),因此在機組運轉情況及經濟調度考量下,仍需中南部部分電力南電北送因應。」

圖片來源:台電供電系統介紹網頁。
而在台電 2017 提出的長期電源開發方案中,則提出調整中電不再北送的方式:
「民國 106 年 8 月,臺灣本島之尖峰負載與電源分布比較如下圖所示,就區域供需而言,中區、南區電源充裕,在不考慮核一廠供電能力之情形下,北部地區供電能力較北部尖峰負載不足57 瓩,若核二廠二號機亦不計入供電能力 (106年8月未運轉),則不足156萬瓩。
由於北部地區供電能力包括,有高發電成本之協和燃油發電廠及核一、二廠的全黑起動氣渦輪機,在考慮經濟性及發電機組需定期檢修及偶有故障停機情事發生,中電北送為常態。
未來在北部負載持續成長下,對輸電損失、供電可靠度具有負面影響,為此需謀求在北部地區增設機組,以改善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提昇電力品質等問題。
圖片來源:台電 106 年長期電源開發方案。
由上述可知,台北用電問題並非無力解決,而且最應該先執行的,就是環團組織、台中市長,以及台灣總統都一致認同的:建制區域電網。
一起拯救台中人的肺
「中火的PM2.5排放量為1,244公噸,佔比為全台中市的14.6%,見習醫師所指的8千餘噸可能資料引用錯誤,但,台中市的空氣品質日漸改善絕對是事實。
PM2.5濃度在(民國)100年的年均濃度每立方米35微克,降到(民國)105年的22.8微克,(民國)106年持續下降中。
從數據看來,台中的空污問題的確減緩了。
2017 年底,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與新聞局長卓冠廷召開記者會,宣布退回這中火 9 座機組的展延許可申請。會中提及退件的原因是市府 9 月 25 日有條件核准 9 號燃煤機組許可證時,就要求中火要朝「四年內減量 40%、減排」方向努力,但中火申請另外 9 個機組的展延許可證時,並未附上具體減量和減排時程與數據。
台中市政府努力想解決空汙問題,但是台電看起來就是不更新機組。
新聞局長卓冠廷說,台中市政府不是要搞破壞,是替市民爭取好的空氣品質;他也提到台中市兩年前提出《台中市管制生煤自治條例》,將許可證申請從每五年一次改成每兩年一次,為民眾把關空氣品質。
緊接著,台中市環保局又對台中最台中火力發電廠「開刀」,宣布中火全廠機組生煤許可總量,一次刪減 500 萬噸,剩 1600 萬噸,減幅達 24%。這也是中火建廠以來首度遭核減生煤。
但這當然不夠。除了地方做法,中央也應該更加緊建置區域電網等能源對策,實踐蔡英文所說的:
「這個(供電)系統非改不可,我會把它列為未來徹底檢討改革的重點。現在政府推動分散式的綠能發電,就是要避免單一電廠事故就影響全國供電。
我們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今天的事件(815 停電)只會讓我們的決心更堅定。」
延伸閱讀
【看清停電真相】大停電別只怪電廠或中油,真正問題是台灣破爛電網該處理
台中市政府硬起來!史上首度大砍中火生煤使用量
【硬起來擋火力發電】台電不願意提減排規劃,林佳龍霸氣退回中火 9 機組展延申請
【立委高志鵬投稿】能源轉型陣痛期 民進黨別被台電軟土深掘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圖片來源:林佳龍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