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2050,未來簡史」是國立臺灣美術館首次和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合作的國際交流展覽,展覽的名稱及概念取自於2006年法國政治經濟學家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所出版的著作《未來簡史》。
本次展覽內容探討人類文明在走向未來世界時,在過程中所經歷的物質與精神上的變化,例如人類經濟活動的歷程,以及發展的技術科技演變。針對台灣的特殊性,其中規劃了冷戰後的亞洲經濟和政治變遷等歷史呈現,刻劃出與未來簡史的對話感。
展出時間:2018/03/24 09:00 ~ 2018/06/03 18: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01-102展覽室歡迎大家相揪來看展喔!(責任編輯:周政毅)

國立台灣美術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合作推出「2050,未來簡史」國際交流展,24日起在台中國美館登場,結合國內外多名藝術家,共同探討對經濟與未來的想像。
「2050,未來簡史」以人類技術和經濟活動為發展主軸
國美館與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合作的「2050,未來簡史」交流展,即日起至6月3日在國美館舉辦,結合國內外藝術家對經濟與未來的觀點,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邀公民一同看展思考。
「2050,未來簡史」國際交流展,以人類技術和經濟活動為發展主軸,結合藝術家的創作觀點,講述未來50年日常生活即將發生的變化。國立台灣美術館24日舉行開幕活動,吸引民眾到場參觀。
國美館長蕭宗煌致詞表示,交流展以法國經濟學家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的著作「未來簡史」作為展名,並將著作中論述經濟發展與未來趨勢為觀點,曾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巴黎羅浮宮及義大利米蘭展出,此次來台展出是在亞洲首次呈現。
蕭宗煌說,在台展出的內容以全新形式登場,並邀請國內外50組藝術家和近60件作品,來共同譜寫出未來的議題;在雙方合作的基礎上,將在明年9月於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辦理台灣藝術家展,未來的合作也會持續深化。

國立台灣美術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首次合作的「2050,未來簡史」國際交流展24日起在國美館登場,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致詞表示,期待透過這次展覽,邀請所有公民一起思考如何共同走向未來。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很榮幸與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合作,讓第三版「2050,未來簡史」國際交流展來台展出,其中融入台灣在地的策展人與亞洲的藝術家,呈現獨特的亞洲觀點。
鄭麗君認為,雅克‧阿塔利提出的「未來簡史」,不只是一個預見既定的未來,而是召喚大家一起共同思考,回應未來世界可能的挑戰,當科技市場力量已臨駕在國家之上,當社會衝突與環境失衡日益擴大,當人類世界也已經面臨重組,未來世界要走向衝突,還是因此克服危機,這還是一個未定的未來。
鄭麗君說,日益發展的亞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全球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亞洲的發展也會影響世界共同的未來,亞洲也更需要展開與世界的對話與思考,這次展覽融入很多台灣在地社會文化的脈絡,與台灣在地的藝術語言,也提出豐富的反思與思考。
鄭麗君表示,台灣是亞洲最自由民主開放的國家,許多藝術家用自己獨特提問的方式,在思考著世界的變動,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也邀請所有的公民一起透過展覽思考,如何共同走向未來。

「2050,未來簡史」國際交流展24日起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正式登場,藉由藝術家眼光想像未來景象,開幕首日隨即吸引不少民眾到場參觀。
推薦閱讀
寫不進課本的歷史,我們一起補足——阿里山鐵道催生者河合博士的故事
【青鳥專欄】洄游之路——從藝術季看部落文化
【投稿】日治時期才是台灣起飛的黃金 50 年?台灣早在日治前,就是全中國最有錢的先進地區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未來簡史交流展開幕 探討經濟與未來〉。圖片來源: 中央社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