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選這篇文章】

地震來了怎麼辦?很多人馬上想到「黃金三角理論」,但其實,從機率的角度來看,你很可能因為這樣的迷思而送掉小命!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發現其實「趴下、穩住、掩護(DCH)」讓你活命的機率,比什麼三角理論高出12000倍!所以別開玩笑,拿性命當賭注啊!(責任編輯:高聖雅)

示意圖。

文/蔡宗翰

去年2月6日,高雄美濃地震,造成台南維冠大樓倒塌,釀115人死亡。

適逢一周年,LINE群組上又瘋傳「黃金三角」、「生命三角求生法」的訊息,消防署日前在官方臉書上表示:「這是錯的!」…

戰火綿延20年

如果你問我:地震黃金三角所定義的存活空間是否存在?

我的答案是:的確存在。

但存在與否跟黃金三角「是否適合作為避難原則」卻完全是兩回事。

地震黃金三角的論點,從1996年被提出後,爭論的戰火綿延至今已滿20年。

這篇不再討論地震科學與避難要領,因為各方專家講的寫的都已相當豐富了,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看看敝人這兩篇拙著:

我們今天換個角度,用邏輯與基本概率常識來探討。

坐穩了!

邏輯與概率

首先,一個避難原則要成立,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 經統計具最大存活機會。
  2. 具體可操作性。
  3. 考慮人的行為模式。

贊同黃金三角論點者的邏輯是這樣的:

「震後斷垣殘壁的三角夾縫中曾發現倖存者,亦即這個三角夾縫確實創造出了一個讓人存活的空間,所以黃金三角理論成立。」

這個邏輯的問題在於倒果為因,我舉個稍嫌誇張的例子:

「在土石崩塌後發現倖存者卡在兩較大石塊間的夾縫,亦即這個石塊間的夾縫確實創造出了一個讓人存活的空間,所以土石流黃金大石塊理論成立。」

因此,當你遭受土石流侵襲,就迅速瞄準鑽入最大的石頭中吧!

再來一個:

「在一場車禍中發現倖存者卡在大貨車車底與路面空間,亦即這個車底與路面確實可以創造出了一個讓人存活的空間,所以車禍黃金車底理論成立。」

因此,當你預見車輛即將撞上你,就迅速鑽入車底吧!

「土石流黃金大石塊理論」跟「車禍黃金車底理論」?很荒謬嗎?

但有沒有可能活下來,當然有可能!就像樂透頭彩也會有人中獎。

但問題是,今天你拿什麼賭?勝率是多少?

這才是關鍵。

你拿什麼賭?勝率是多少?

回到地震避難。

M.R. Mahdavifar 博士在 Appropriate and Correct Reactions during Earthquakes: “Drop, Cover and Hold on” or “Triangle of Life” 論文中實驗統計數據的結果,你知道「趴下、穩住、掩護(DCH)」比「黃金三角理論」安全幾倍嗎?

12000倍!

換句話說,你真的要拿你最寶貴的生命去博黃金三角 0.0083%(1/12000)的勝率?

要知道,就算某種賭博的勝率是50%(簡直超高了),賭鬼也不會把手上的錢全部押上啊。

但嚴格來講,如果還是堅持要賭這把,我也不能說你100%必敗無疑。

畢竟還存在0.0083%的可能性啊!

推薦閱讀

(本文經原作者蔡宗翰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從「邏輯概率」破解地震黃金三角迷思〉。首圖來源:筑波大学附属図書館,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