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總統死了就是要有人接替嘛,但美國這個「指定倖存者」的安排與執行,真的好像電影裡的劇情噢。推薦給大家知道,長長知識。(責任編輯:鄒家彥)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國會大廈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幾乎所有內閣成員及議員一同出席聆聽,但農業部長帕度(Sonny Perdue)獲令遠離華府,因為他獲選為「指定倖存者」。

CNBC報導,今晚是川普去年1月上任以來,首次發表如此演說,維安措施當然滴水不漏,但萬一國會大廈遭遇攻擊,總統、閣員及議員無一倖免,屆時必須要有官員留守他地,才能在緊急狀況時發號施令。

根據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今晚的指定倖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是農業部長帕度,71歲的他曾任喬治亞州長,比川普年輕6個月,為川普就職前最後宣布的內閣成員。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導,這項傳統能追溯回冷戰時期,規定一名符合總統資格的內閣成員,即出生於美國且年滿35歲者,在國情咨文演說及就職典禮期間留守於華府以外的安全地點,維安層級比照總統規格,同時伴隨俗稱「核子足球」(nuclear football)的重要裝置「核按鈕」手提箱。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曾經在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2006年國情咨文演說時擔任指定倖存者的前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尼柯森(Jim Nicholson)告訴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某一方面來看,這似乎很不切實際,但又存在一定的現實面,因此你必須嚴正看待這件事。」

前農業部長葛里克曼(Dan Glickman)為1997年的指定倖存者,當時他待在女兒位於曼哈頓的公寓裡,身旁還有猶如小型軍隊的特勤人員維安。

不過葛里克曼告訴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當總統演說一結束,維安人員隨即離開,他因為少了接送車隊,外出用餐時困在暴風雪中。

他說:「3小時前,我可能會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3小時後,我連台計程車都叫不到。」

戲如人森,更多電影情節般的真實故事

【歷史課本不會教的事】為什麼歐洲王子的浪漫殉情,會間接改變了整個歐洲近代史?
一個查無此人的計程車司機,竟成為民主英雄──南韓賣座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
30 歲後,我比別人更害怕作夢──夢見那個我不敢生的孩子
我是一個在工地待了 12 年的勞工:我看著民進黨將勞工獻上祭壇,活人獻祭以取悅財團
「美國人對日本真慈悲,只投原子彈給他們;卻投中國兵給台灣。」這位美國記者記錄台灣如何受 KMT 蹂躪

(本文圖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國情咨文官員幾乎全出席 若全遇難美國由他當家〉。)